参加培训的姿态
(2013-08-23 21:08:58)
标签:
培训专业发展教育 |
分类: 教育碎思 |
参加培训的姿态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参加培训活动?
许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所谓的教师专业成长,往往在培训之前制定一份调查问卷,以期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便于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表面看来,这种关注培训对象诉求的培训活动一定是有效的甚至高效的。其实,这里有许多实质性的问题仍然被掩盖着,例如调查真实进行了吗,调查得到的是真实信息吗,所谓来自于教师自身的需求是提升教师素养的真正需要吗……如此等等,若不能一一肯定,培训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培训有没有效果,决定因素主要还是参加培训的教师自身决定的。参加培训的教师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这没有关系,最优秀的参训者是能够从培训内容中发现自己缺了什么,进而认真学习、反思、行动的那些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参加什么样的培训,都会有收获,都会有进步。
有时候,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比思想的启蒙更重要。就像今天李村长关于“大课程”的话题,他没给“大课程”下定义,却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每一个参训的教师明白了大课程的真正内涵——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有文化意识,要有宽广的视野,要基于人的更好的发展。的确,螺蛳壳里做道场,怎么也做不出文章来。没有大课程意识,基础教育的课堂在封闭的学科领域挖得越深,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性往往会越大。
有了正确的姿态,不仅仅是参加精心安排的培训活动,即使是听听同仁就某一话题的闲聊,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知不足而然后学,则进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