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光起:从乐视危机看60%创业公司都会犯的两个错误

(2017-08-24 20:27:33)
标签:

乐视危机

乐视

贾跃亭

史光起

现金流

http://p3.pstatp.com/large/37d200004eaa145b3ab7

“乐视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可能大家觉得“乐视”已经是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公司,离我们很远,它的兴衰对我们创业者而言并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实则不然,市场与经营的逻辑及本质是相同的,哪怕是刚刚创业的初创公司,很多也都在每天重复着“乐视”一样的错误。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乐视危机”——“乐视”以乐视网起家,顺利上市并融资300亿以上,随后,“乐视”迅速进行多元化扩张——乐视体育、乐视影业、乐视手机、乐视汽车,甚至还包括地产、酒店、餐饮、租车等。

http://p3.pstatp.com/large/37d200005084b2a7483f

看一看成绩呢?整体非常不错,但是靠的是什么?完全靠的是资本推动——介入一个新行业的方法是收购现有行业前茅公司的股份,用资本换成长的时间与市场份额,介入的领域多了,管理人才自然会短缺,同样的,“乐视”采用挖角的方式,快速从行业优秀公司,甚至是龙头公司以股权及高新的方式大量挖人才。

当然,做这些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巨额的投入,这些项目的融资也都是百亿级别的。问题就来了,虽然“乐视”各项业务吸金能力不弱,但是却比不上投入,于是,“乐视”旗下各业务板块为了生存,开始拆东墙补西墙,互相帮助,却也互相拖累,最终把“乐视”拖入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虽然现在幸运地获得了外部150亿元融资,并且有其它的融资可能,但是巨大的信用风险与资金风险依然存在。

http://p3.pstatp.com/large/37d000005edf9d2750ff

“乐视危机”给我们的两个警示

从乐视危机,我们要反省创业者,尤其是公司非常脆弱的初期创业者应该注意的两个致命问题:1、机会并非适合所有公司;2、要坚守自己的主业。

首先说说市场机会的问题,看看“乐视”,介入的领域,无一不是市场前景广阔,盈利能力极强的,但是,越是赚钱的市场,竞争越激烈,需要的资金与能力,以及风险也就越高。“乐视”看好的,其他人同样垂涎三尺,更不会轻易容忍来分一杯羹的“侵略者”,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围剿出局。即便强大如“乐视”,看到机会就想去抓,结果也是风险不断,甚至有把发展根基都拖下水的可能。

http://p1.pstatp.com/large/37d2000051e0dc9d8978

而我们一般的经营者,尤其是初创公司的创业者,也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市场机会很多,也尝试去抓,结果资金、能力都非常有限,能够抓住机会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稍不注意就可能拖累了主业,甚至是血本无归。尤其对于创业者而言,大把的市场机会基本等同于大把的陷阱,此时,对于机会的取舍是决定生死的智慧。

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不要荒废主业。这是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市场的机会不是不能抓,而是要有了立身之本才可以,这个立身之本就是创业公司擅长、又有市场潜力,同时可以不断盈利,至少是自给自足的生意,坚持这个去做。当试图多元化,把握更多机会时,不是不可以,但一定不能荒废主业,资源可以共享,但是资金不能共享,也就是说,尝试新机会要新项目独立运营,即使失败,也不会波及事业的根基,自己还能立于不败之地。

http://p3.pstatp.com/large/37cd0003bbf6cf4cdd59

“乐视”到了现在才把自己的主业——上市公司乐视网和那些多元化业务剥离开,其实已经有些晚了,最初就该采用子业务独立运作的方式。就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主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行业增长潜力有限时,必然会进行多元化业务扩展,但是他们就是资源共享,但新项目独立经营。

http://p1.pstatp.com/large/37cf0000607be65e7cf4

总结: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在自己的主业还没有立足以前,要抗住诱惑,不要想着鱼和熊掌兼得。即便到了主业稳定盈利,市场位置确立时,尝试其他业务也要独立经营,因为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让你全盘皆输。初创公司生命力非常脆弱,这两点需谨记!

作者简介:美国Tutti Frutti餐饮连锁中国区CEO、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

更多相关资讯请新浪微博搜索:史光起,或点击上方关注,与作者互动交流。

关注微信(shiguangqi66)后点击菜单“学习资料”,送26G企业家、高管创业、职场、营销、管理类电子书及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