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很流行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这是服务时代的一句经典名言,但是,到了如今这个这个注重体验、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里,顾客是上帝这一理念已经显得很乏力。因为,顾客不仅仅需要做上帝,被重视、尊重已经是最基本的需求,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要把顾客当做什么呢?
1、顾客是学生
顾客在什么时候最听话?当然是在“老师”面前,因为我们从小最信任的就是老师,如果能成为顾客的“老师”那让顾客掏腰包就很容易了。怎么成为顾客的老师呢?就是要做到专业,尤其是越专业的产品,销售者越要专业。也就是当信息不对称,顾客搞不清状况的时候,一个专业的建议,一个专业的形象,对顾客的购买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消费者到药店买药,几乎90%的顾客都是听从医师的购买建议。
2、顾客是唯利是图者
这里说的唯利是图不是贬义,而是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市场里,顾客的选择余地太多,谁能够提供最佳利益,顾客就会倒向谁,而这里说的利益,不仅仅是价格,更是价值,也就是说,你的商品可以不便宜,但是却要让顾客觉得很有价值,就如苹果公司的产品,价格都不便宜,但是顾客依然觉得值得购买,就是因为苹果公司赋予了产品更多的价值,如更好的使用体验、前沿科技、甚至是高价带来的炫耀的心理等。
3、顾客是“粉丝”
在有些行业里,商家需要制造娱乐、制造高冷,让消费者反过来追着你跑,比如iphone手机、劳斯莱斯汽车、哈利波特新书发售,再到国内的小米手机,都是通过通过粉丝效应来进行促销,效果远好过追着消费者跑。如今的顾客是一群满足了温饱需要后,开始追求更高精神需求的人,他们喜欢追逐新奇刺激,甚至是一些意外,巧妙把握尺度,就可以创造出被消费者倒追的销售势能。
4、顾客是我们挑选的“菜”
哪些顾客是你的菜?这很重要,不是一股脑把所有顾客都要拉过来,首先这需要很多资源与成本,比如大量的广告投入与产品、售后支持,其次,按照80/20法则,80%的顾客只能带来公司20%的业绩,另80%的业绩却是由另外20%优质顾客带来的。而很多劣质顾客只会创造负价值。因此,面对顾客的时候,我们要先挑一挑,哪些是我们的菜,选择之后,我们对目标顾客会更有吸引力、获取与维护顾客的成本更低,继而大幅降低我们的经营成本。
时代变了,我们的思维也要发生转变,否则,不能跟上顾客身份与需求的转变,我们将被市场抛弃。
作者简介:美国Tutti Frutti中国区CEO、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
更多相关资讯请微博、徽信搜索:史光起,与作者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