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 |
湘江战役幕后的醴陵人 (3)
刘斐与中共党员的接触,最早是1922年在长沙欢迎李明灏从日本学成回国同学们举行庆贺宴会时的七位中共党员:李立三、黄龙、朱克靖、程邦模、钟纬祖、杨东莼、刘素非。汪泽楷在法国留学未归而缺席。
刘斐与中共党员的联系,政治上受到教育、影响,是1928年6月在上海遇到黄龙。
1928年4月,黄龙在醴陵被国民党悬赏通缉,中共醴陵县委认为黄龙目标太大,可能引湘省“清乡司令”何键派重兵来醴陵追缉,要求其暂时躲避。县委书记滕代远委派易足三通知黄速离开醴陵,赴上海去找党中央。6月,黄到达上海,找到党中央,与在日本留学回国休假的刘斐相遇。刘了解到黄的处境后,建议:暂避一时,同他一起去日本留学,学习研究政治、经济,所需费用由他资助,桂系派遣他赴日本学习军事专拨款一万元,每月资助黄40元足矣。
黄明确告诉刘:我是中共早期党员,一切行为都要受到党组织纪律的约束,须向组织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行。黄将刘的建议报告中共中央,得到支持和批准,并出具介绍信致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遗漏了这一重要历史)要求黄学好日文,翻译马克思原著,便于我党党员基础理论的学习,随后二人一同乘船到达日本,黄入东京成城日文补习学校学习日文。
在日本,黄对刘宣教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中共的政治主张,因刘从未接触过马克思主义,难以接受且经常争执。1928年冬,蒋桂发生冲突起战事,加上两人政见相左,刘借口经费减缩,停止了资助,黄无奈回国。同期在日本留学的中共党员杨东莼、陈公培、李隆光、钟纬剑等同乡同学,对刘经济起了变化,未与他们通气,让黄回国的做法非常不满,颇有微辞。杨东莼、李隆光认为他二人有能力留住黄在日本继续学习。黄回到上海不久,杨东莼、李隆光即致信黄,要黄再去日本留学,他俩在日本译书有不错的收入,完全能承担黄留学的全部费用开销。黄接信后再次报告党中央,得批准后再度赴日本留学。刘认为此事确实做得有些过份,诚恳向众同乡同学致歉,化解了他们的不满情绪,与黄的关系则恢复如前,亦更进一步密切。
1929年暑假期间,刘为取得黄的谅解,决定不回国休假,出资邀黄去日本佐津避暑休假,黄利用这一机会及陈公培、杨东莼、李隆光、钟纬剑等施以的政治影响,对刘继续宣教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共的政治主张,刘虚心聆听,颇有认同,不再争执。
刘也向黄详细讲述了其岳父早年在醴陵与白崇禧的交往,为白及所领部队官兵治病;借钱给白,续赌翻盘,赢了不少钱,还钱拒收;白感恩,尊刘岳父请求将刘收入麾下从军;从军后以及北伐的经历;与白关系的发展等鲜为人知的往事和刘的政治观点,二人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情谊更进一步加深。
假期后,回到东京,刘常参加中共党员为主的同乡同学的聚会(非党组织会议),参与讨论,表述其见解,不再有政见分歧言论, 并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各种革命活动。
1929年9月,同乡同学程邦模(国民革命军第六军饷械科长、南昌起义贺龙部队军备物资的提供人)也由中共中央派遣到日本留学,因不懂日文,误入东京警察厅警戒线被抓,继而引发对中国留学生的搜查。中共东京特支书记李慎(宋)伍大意将党员名册藏在睡席下被搜出,东京特别支部的中共党员几全被逮捕,黄因使用化名罗萏文,暂未逮捕,后怀疑罗是黄而被抓,多次酷刑拷问,黄均未承认,关押108天后被驱逐出境,于1930年1月遣送回上海。(待续)作者:黄幼龙(黄龙次子)
编辑:董守良 (黄小龙的高中同窗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