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 1:不拿同学送的东西
(2012-02-03 15:38:09)
标签:
亲子育儿 |
分类: 问答题 |
发现小孩书包里有不属于他的东西,怎么办?
先问小孩东西哪里来的?
偷来的。应该没有小孩会这么回答吧。
你心里可能怀疑,但是请千万别问,你是不是偷来的。
因为只要你问了,就是侮辱了孩子,万一不是呢,侮辱也已经造成。
「同学给的。」
妈妈现在告诉你,这是我们家的规定:不拿同学送的任何东西。
如果你缺了什么文具,回来跟妈妈说。
跟同学借的东西,用完马上归还。
即使对方说要送你,也不能收。
如果你不想拒绝别人的好意。请先回家问妈妈,跟妈妈讨论到底可不可以收再说。
如果是兄弟姊妹之间互的赠送呢?
你应该会发现,很多哥哥姊姊会利用年纪的优势,
将弟弟妹妹的东西「移转」到自己的名下。
然后你问他们,他们就说弟弟或妹妹送我的。或是我用什么东西跟他们换来的。
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哥哥姊姊「占了便宜」。
如果情况不严重,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如果大人已经感觉不对劲了,照样可以搬出家规来:
一开始属于谁的东西,就是谁的,只能借,不能交换、赠送。
如果双方真的都想交换,也是拿来问妈妈,妈妈说好才可以。因为你们还太小,有些事要由大人作主。(如果占便宜的情况太严重,连这个例外都可以不要开。)
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旦你让小孩自己决定与手足或是朋友的交换行为,要小心这可能会助长小孩对别人手里东西的觊觎。既然父母不会干涉小孩收受礼物或交换东西,「谁给我的、谁送我的、谁跟我换的。」一句话就可以打发大人了,孩子是不是更可能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使用威胁、利诱、欺骗,甚至偷窃的手段,去取得自己没有的东西。
现代父母喜欢给孩子很多「自己做决定」的空间,但是我们该出手管教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心软。可不可以孩子从学校拿回来了什么,你要他拿去还时安慰他说「妈妈再买一个给你」?当然不行。你只要做一次,就等于明白告诉了孩子,「我以后想要什么,就先带什么东西回家。」你这样会让孩子弄不清楚,到底是他做错事了,还是你亏待他了。
别以为在富裕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来。这跟家庭环境无关,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你既然开了这个大门,现在孩子们身边的新奇东西又这么多,而且没听过「家花哪有野花香」吗——所以当这件事可能造成你教养上的困扰,或是你发现孩子可能要「误入歧途」时,请直接给孩子一个家规,这在教养上,是利人又利已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