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试读本11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试读本 |
我天生就很不会念故事书,念得很单调无聊,这样该怎么办?
无论是单调、口吃或普通话不标准都没关系,
孩子爱的是故事和你,不会在乎其他的事情。
“您演讲里介绍的故事都很好听,
有没有什么念故事书的技巧可以遵循呢?”
其实,我所说的这些让家长觉得很好听的故事,
要是跟坊间专业的“说故事教室”比起来,肯定是逊色许多,
再加上演讲时是有观众的、不能照自己的意思随性发挥,
所以我当然要比平常在家念给孩子听时,
更是花了好几倍的力气来述说这些故事,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
由此可见,我念故事书给孩子听时,
也是很单调乏味的,可是孩子还听了8年呢。
通常会担心这类问题的家长,需要的并不是说故事的技巧,
而是对于故事书和自己的“信心”。
只要你打从心里认同故事的吸引力,很有信心地念给孩子听,
至于你是用什么方式念,一点也不重要。
只要识字,而且不是不能说话,每个父母都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我甚至还曾经向聋哑学校推广“父母一定要帮孩子念故事书”的观念。
聋哑学校的孩子不能听,又要怎么念故事呢?
但我始终深信,用声音念故事书和用手语比故事,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这本书所传达的内容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并未对任何孩子有所设限。
只可惜这的想法,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实现。
我只能想象着,聋哑学校偌大的教室里,全班鸦雀无声,
台上的老师尽情地舞动双手比着故事,
台下的每个孩子则露出专注的表情与眼神认真感受。
听故事用的其实不是耳朵,而是心。
即使没有声音,也一样能将故事的感动,传送到孩子心里。
况且,所谓好听的故事,其实是指故事的内容本身。
试想一个无趣的故事,即便用了再多力气和技巧来讲述,
就会变得好听起来吗?就算你骗得了孩子一次,骗得了10次、20次吗?
“父母的技巧”并不重要,“父母的热忱”才是关键。
父母该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去书店买几本自己也喜欢的故事书,
说不定你才一开口念,就发现任何的担心,原来都不是问题。
(摘自汪培珽《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广西科技出版社
2011年1月初将正式上市
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