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苹果*点滴成长 |
过节期间家里来过不少客人,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果妞的变化也很明显,以前家里来客人,她就拉着我回到卧室,看的出很想出来玩,又不想一下子成为众人的焦点。这段时间,她不往房间里躲了,拿着我淘汰的佳能卡片机,唰唰的给大家照合影,把自己的玩具都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
我很庆幸,在她看上去很“腼腆”,不愿意被关注的时候,没有强行要求她跟别人交往。我一般先给她介绍来的客人,她不愿意打招呼我也不勉强,告诉她,我们可以过一会再和大家说话,这个时间长度交给她,也许是十分钟,也许要延续到下一次会面。
孩子的变化有时候觉得是一夜之间,其实是一直以来的积累,我们需要的,是多给一些时间。
想记录一个有趣的事情,春节菲菲来家里玩,我们坐在沙发边聊天,眼前跑着玩耍的果妞,一下子就把茶几上一盘子的瓜子抓起来整了个“天女散花”,自己高兴地不得了。
http://s11/middle/62c741dex78d98a724b8a&690
满地一片瓜子,我的第一反应,是蹲下来一边一粒粒捡起来,一边跟她说:“你这样做不对,瓜子撒到地下就不能吃了,你看看,地上全都是,我们走路的时候还很容易滑倒,我们一起捡起来吧。”
果妞蹲下来和我一起捡,同时来做客的小姨也帮着捡,捡了好一会,终于重新收到一个瓶子里。
我再次告诉她:“不可以这样了。我们可以一起玩你的玩具。”果妞说:“好的”,跑去找自己喜欢的玩具了......
菲菲说:“你是不是把所有的耐心都给孩子了啊”
妞的舅奶奶说:“要是我孩子小时候这样,直接一巴掌就上去了,现在的孩子都这样教啦,妈妈脾气可真好”
我们一起笑了。
我想,同样的情景,即使是80后的父母,也有很多会忍不住发怒,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有两条,第一个就是孩子的行为让自己失掉了面子,于是想通过训斥孩子挽回一些颜面;第二是误解了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是破坏性行为,其实孩子也许只是想引起关注,还有可能是家里人多了之后,玩耍中的兴奋,他们并不能很明确的断定出这个事情的后果,而我的处理方式,是帮助她找到这个事件中的态度。
我不是脾气好,其实每次看到父母“打”孩子,我都很难过。不合适的方法在似乎解决了当下矛盾,实际却积累了很多问题,你帮助孩子触摸到她心中的真实感受,她就会离你更近一步;如果每一次问题的处理,都离孩子越来越远,自然永远都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大人孩子都越来越焦虑。反对主观给孩子贴标签诸如“调皮、不听话”之类。
有时候,我也有处在耐心和爆发一瞬间的时候,可是我知道没耐心的后果,是当下两个人都焦虑难过,矛盾会瞬间升级,返回来各种安慰,之后孩子虽然转身忘了,可是我会因为之前的急躁后悔自责。最重要的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我想说,快爆发时,深呼吸或借其他事情走开下,有时两分钟就够了。
蹲下捡起的不仅是散落的东西,更是一颗颗的爱和耐心,是啊,我们无法永远帮助孩子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他们会慢慢的找到解决的方法。
春节囤片不少,写一篇发一部分
http://s16/middle/62c741dexb75a974fd3bf&690
http://s16/middle/62c741dexb75a970c168f&690
http://s12/middle/62c741dexb75a96c7285b&690
http://s8/middle/62c741dexb75a96730367&690
http://s14/middle/62c741dexb75a961e6b0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