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天X绅士带我去Temple吃法餐

(2016-09-04 21:09:17)
标签:

北京

temple

鹅肝

浮世绘

吃吃喝喝

分类: 人在帝都
X绅士说,在北京有一家叫做Temple的法餐。当时我们正走在去另一家日料的路上,X绅士一边大步走着,突然甩给我一句,那家餐厅开在一个庙里。因为X绅士的这句话,我突然就想去Temple看看。

Temple隐藏在东二环的一个小胡同里。像北京其他非物质文化遗址一样,Temple门外的墙上镶嵌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的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嵩祝寺及智珠寺”。从外表上看,它就是中国传统的庙宇,红砖灰墙,但庙内部的空间却被改造成了一家高级法餐厅。
室内灯光很暗,我既看不清食物,也看不清X绅士的脸。在X绅士眼中,中餐=灯火通明的大厅+油烟瘴气的厨房+油腻腻的厨师,西餐反之。X绅士自然不愿意做一名油腻腻的厨师,他说了,若开了西餐馆,大可以穿着体面地从厨房出来,一本正经地对美女顾客说:“小姐,对今天的海鲈鱼还满意吗?”然后再送对方一份精致泡芙。
我仔细地看着X绅士吃每一道菜,试着模仿他往面包上沾橄榄油。咬了第一口之后,我放下面包,问他,这庙里之前的人都去哪了?
智珠寺大约建于1761年至1774年间,创建者是乾隆皇帝。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最早由嵩祝寺、法渊寺和智珠寺三足鼎立,形成气势雄伟的古寺庙建筑群,矗立在古都南北中轴线上。智珠寺的前身还是明代皇家御用印经厂,其鼎盛时期,科考举人、秀才与佛门名僧共同组成的团队近千人,在此刊刻经书,昼夜不息。不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大火毁了大半座寺庙。
“您好,这道菜是吉拉多生蚝,配海草,青苹果,黄瓜汁,这款主食搭配的酒是希腊的维蒂亚诺……”每上一道菜,彬彬有礼的服务员美女就会站在我们旁边详细介绍每一道菜的原料,以及每一款搭配的酒的来历。我的记忆或许比金鱼多不了几秒,当服务员美女拿着酒瓶离开的时候,我基本已忘却她讲过了什么。我不知道X绅士对服务员美女的话听进去了几分,但至少他对每一道配菜配什么酒都能说出个名堂来。X绅士说,他不能体会那些不能喝酒的人,他觉得他们的人生少了很多乐趣。而我除了对喝醉后的状态感到新奇外,也对酒背后的故事颇有兴趣。
十年前,一个叫温守诺的比利时人像往常一样踩着自行车在北京逛胡同,当他骑到位于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时,他瞥见了这个佛塔。推开门,他发现这是一座寺庙。后来,他和他的团队凭借惊人的力量,把这座寺庙改造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就在那一天,我蹑手蹑脚地在一个叫Temple的庙里吃完了八道法菜,前后用时3小时。对比之下,一旁的X绅士在我眼皮底下有条不紊地吞吐,一边跟我讲他在法国、巴黎、比利时的遭遇。X绅士说了,如果有钱了他要包一条游艇去108天环游世界,他甚至连游艇都挑好了。嗯,这样一个X绅士,会愿意在路边吃烤串?

X绅士喜欢这里昏暗的灯光、五分熟的牛排和来自希腊的干白。而我只爱桌前温暖的烛光、门前古朴的灰墙,还有那柔软的鹅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第三人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