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为什么上Q。
记得初中第一次上Q的时候,真的是很兴奋的。那时很喜欢在网上搜索在线的陌生人,找了一个北京的“好玩没钱”聊北京的打工生涯,找了一个上海的“侬好”聊了有关广东的冬季。但发现,人越长大,越不爱QQ了。
现在上Q的目的越来越程序化。只是为了接受邮件,或者是不得不在Q上聊工作。又或者,是为了发下牢骚,写点东西——当然,是写给别人看的。
有人上Q,是为了与朋友维系感情。可我比较被动,也比较冷,要等别人来敲门我才会搭理。有人上Q,是为了看别人在干什么,喜欢浏览别人的空间。可我从来都是忽视这些东西,不愿去翻阅,看每个人的自言自语。
QQ从它诞生到今天,从即时通信到QQ空间,再到开心农场,可以说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但是人的个人主义也在不断的被放大,或者是,由于信息过多,必须得放大才能突出自己。
其次,我什么隐身。
我总是说:“见光死”。我害怕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因为我害怕暴露后会有无数个窗口弹出——实际上一切都很安静。
你有选择隐身对其在线的权利,他也有选择在线对其隐身的权利。当两者组合到一起,就是一宗莫大的悲剧。
其实,暴露后的窗口抖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看着他的头像亮着而选择了沉默。当这一切都成为习惯,人该冷酷到什么地步?
以前唯有聚会,或者开会才能将一大帮人聚在一个空间里,并维持上一定的时间。现代高科技使得我们整天都可以和不同的人共线。可是,当这一切变得过于频繁时,你会觉得尴尬。试问,打个招呼后你还能说什么?干脆不打招呼,就当看不见。
这是置身于公共空间所滋生出的无奈。也是对情感的冷漠的延伸。
我能想到的先只有这些。
我真的,真的不喜欢QQ。但我还是要上Q,就像我不喜欢社团一样,可我还是要参加社团,在里头打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