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诗词中的“瘦”与“不瘦”(LynnZhou)

(2009-11-14 00:33:16)
标签:

黄花

绿杨

李清照

寓意

杂谈

文化

分类: 引镜据点

    读方先生的《白水涧组诗:藤下白水涧》,有一小节可能很令人不解:

       

        此处无菊

        此处黄花

        神韵——

          叫不瘦。。。

 

    不错,这诗中显然有女词人李清照的影子。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诗中出现了“词人”与“不瘦”的字眼。

 

    李清照是写“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多处出现“瘦”的字眼。事实上,“瘦”字也大量出现在一些优秀的其他作品中。且看如下例句:

 

        “人与绿杨具瘦”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人共博山烟瘦”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应是绿肥红瘦”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诗词中的“肥”通常作庸俗解。但是“瘦”一般解为憔悴,而且,不单说物(花),也兼指人。方先生用的“不瘦”,应作“不虚弱、不憔悴、不俗”解;而“黄”,正是中国人的脸色肤色。

    有了以上的理解,我们也就不难明白方先生诗中的寓意了

 

     (本文见今日早报e早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