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君:“小柏拉图”儿童哲学课程的意义何在?

标签:
育儿 |
分类: 杂七杂八 |
小拙君:感谢各位的厚爱,“小柏拉图”课程昨日一上架,名额立即被秒杀一空。
“小柏拉图”课程的宗旨为何,意义在哪?今日,我们一起听唐文君老师聊一聊。
让我们来看几个场景。
场景1:
冬天带孩子去公园,一进大门,孩子望着空空的池塘四下张望,然后一脸迷茫的望着我:"妈妈,荷花呢?""荷花谢了呀."我回答."荷花谢哪儿了?"望着孩子清澈的眼眸,我竟一时语塞,亲爱的孩子,我从哪里向你讲起日夜交替,春去冬来的万物轮回?
场景2:
与一个小学生聊起一本书,相谈甚欢,顺口问道:你为什么读书呀?孩子神彩飞扬的表情慢慢收起.我想想继续问,那你上学是为了什么?孩子犹豫着:"爸爸妈妈希望我好好学习,期末了考出好成绩."亲爱的孩子,你上学仅仅是为了父母吗?
场景3:
一日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应该填什么志愿好,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到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有多少孩子是这样的?十二年的学生时代什么都不懂,于是在高考出来的某一个晚上,在餐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胡乱报个金融工程、计算机、会计……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餐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以上内容摘自微信。)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说道,"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表达对自然万物的惊讶.从历史上看,确实是惊讶造就了哲学的诞生.但是惊讶并非少数人的专利,儿童天生就具备这种可贵的品质,甚至比成人更为强烈.李普曼,马修斯等人之所以创立儿童哲学,正在于他们看到了这一自然现象,又观察到惊讶的情绪随着年龄非但没有提升,反而逐渐萎缩,直至消失的情况,因此呼吁人们充分重视儿童的发问,创造支持的环境以呵护此种惊讶,使儿童的理智能够获得健全发展的机会.惊讶,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好奇心和对事情的思考、反思?
“小柏拉图”儿童哲学启蒙课程是以故事的方式徐徐展开情节,在讨论故事的过程中逐步衍生出对问题的探讨和思辨方式的训练,带给孩子对生活的思考。儿童哲学是一种思考教育,以让儿童掌握思考的技术或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儿童哲学还呵护和发展儿童的好奇心,保存儿童对世界的探究兴趣。我们从来不提供给孩子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在儿童埋下一颗好奇的种子,鼓励他们对问题永无止境的探索下去,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的想法也会随之成长。儿童哲学还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使孩子的创造思考力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生活中处处充满哲理,通过“小柏拉图”儿童哲学启蒙课程,如果孩子们能对这个世界饱有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遇到的问题展开全面思考和讨论,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境,建立"我能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我想,课程的意义恰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