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文学文化赤道蚂蚁历史 |
分类: 一笑一尘缘,一花一武侠 |
可以说,每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侠客梦,几乎所有的男孩子年少时都着迷过一部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旧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我们所接触到的武侠作品中,主人公大都以侠客或义士为主,要么着重讲述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要么浓墨描写他们穷凶极恶、叛逆造反。由于这些内容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武侠小说以其独占鳌头的阳性气质,喂养着越来越多的男性看客。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名目繁多的武侠题材作品,俨然成为了广大男性读者的意淫介质,以不可取代之势引人着迷。受这些作品的影响,广大武侠爱好者的赏识理念也颇为壮观起来:“要么建功立业,要么三妻四妾”,这是一个快意恩仇、琴剑江湖的世界,我是男人,我爱武侠。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来,我很庆幸自己在学生时代的种种叛逆。还好,那个时候的我,一直都没有沉迷于琼瑶阿姨的海誓山盟,我用以一年的时间读金庸,一年的时间读古龙,又一年的时间读梁羽生。“三年武侠,领略万般侠骨柔情”,这是我对最初接触武侠时的阶段性总结,未曾想也是我再无法释怀的一种情结。初时,对金庸、古龙的恩怨仇杀一直心生疑虑,慢慢深入才渐渐理解了错综凌乱的男女情感;后来,尤其在梁羽生的小说里,看过那么多懵懵懂懂的缠绵悱恻,终是在那个情花初绽的年月里,那么真实的注解了爱的初发声练习——明明可以三妻四妾,可他偏偏拒绝又说不,千娇百媚中,“我只爱你一个。”
如果说,武侠是每个成年男性的童话,那么刀光剑影必定是每个男人心目中挥之不去的一道道火焰。“千古文人侠客梦”,这些写就武侠梦的人,必然就是心怀侠义之志的性情中人,我们从他们的作品里,也似乎看到了入梦时的甜蜜,梦醒后的苦楚——金庸的涩痛、古龙的离殇,温瑞安的破碎,梁羽生的脆裂……
每一个武侠梦都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当这梦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武侠情结便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一部部由武侠梦催生而出的作品相继成为经典,并且以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喂养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最具代表意义的武林故事,最具人文情怀的武侠文人,构筑了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武侠流派。无数骚客在着力表现浪漫主义情怀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现实主义诉求的表达,他们的这种表达,在令人震撼之后,便引人深深地为之着迷。
我想说的是,每一个热衷于中国武侠作品的男人都是幸运的,无论是哪一门派的侠客故事,细细思量之,都在传递着一种不可取代的正能量。自古以来,无坚不摧的华夏儿女,都在靠天吃饭,靠自食其力活命,即便是在遭受贪官污地主恶霸的欺凌,即便面对恶贯满盈的对手,心存良知的人们,依然还在祈求上有明君的夙愿。“明军不可得,则退而求贤臣”,倘若连青天大老爷都不可倚靠,唯一的办法即是浪迹天涯,只好做一个仗剑走江湖的游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替天行道之人,必定就是顶天立地的江湖侠客。
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将底层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侠客故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侠义精神也顺势得以延续。一直走到现代,一大批新派武侠小说,相继成为影视作品的主力供给,同时也将武侠精神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中国传统武侠作品,之所以能够以其强而不衰的感召力令人着迷,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这些作品中,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侠义之心,这些作品所传递的民族精神,一直都鞭策着积极向上的人们学会适应生存,唯有这些,才是我们民族不可遗失的气节所在。如果非要有人固执的拉出一些主人公说事儿,譬如杨过、令狐冲、李寻欢、傅红雪、张丹枫、卓一航等等,那么在这些的男人们身上,透过如此真实的情痴,如此纯粹的爱愁,谁又能够将他们磊落照人的侠义之心,轻而易举的就衡量出来呢?
无论怎样的江湖恩仇,也无论怎样的血雨腥风,在中国传统的武侠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人性至真至善的美好性情,所有编织武侠梦的人们,都在顺应着人类至高无上的真善美铿锵前行。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向一切最激烈的搏杀助威,所有的侠客杀的抢的都是黑道,所有的义士追的砍的都是为富不仁的贪官,在一个个历史场景中,我们看他们侠肝义胆、劫富济贫,也看他们还原了一个又一个快意江湖,如今的你,何以不为之痴狂?
后一篇:迷醉人眼的中国风DIY手绘石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