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体罚新浪博客情感赤道蚂蚁 |
昨日,去我们当地的一家寄宿制小学采访,中午临别时,我看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在距离校园不足 200米的大礼堂附近,两名年轻教师一男一女几乎是半抬着一个年龄只有8、9岁模样孩子,一边走一边嚷嚷:“你还捣乱吗?下午就把你关在这间小黑屋里,什么时候认错,什么时候放你出来……”.随后,这个小男孩被关在了礼堂右侧的一间小单间里,两名教师振振有词的嘟囔着,扬长而去。透过偌大的窗子,依稀还能听到孩子一边哭喊,一边拍打房门的声音。看到这样的一幕,着实让人心寒,早就听说寄宿制学校是最容易发生教师体罚学生事件的,但是绝没想到这些教师的做法竟然如此触目惊心。孩子被单独关在所谓的“小黑屋”里,究竟要关多久?这样的恐吓到底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多大阴影?教师这样做果真能够起到严格治学的目的吗?
近些年来,被媒体曝光的寄宿制学校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可谓是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人们的心,由于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性,孩子们被送进来就要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和照顾,从衣食起居到学习娱乐,一直都是由校方来统一管理,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们难免会犯下令老师们生气的错误,没有家长的陪伴,这些孩子整日面对的只是来自校方和老师的管教与束缚。然而,作为教师而言,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生活老师,他们首要面对的就是对学生全方位的管理,由于学生众多,面对孩子们的叛逆,倘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罚和变相体罚。
孩子们在学校受到暴力侵犯,一方面是教育管理者的失职,另一方面也是实施暴力者的“犯罪”。首先被打的对象肯定是这些年幼无知的孩子,在这个本来应该该度过欢乐童年时光的校园生活里,他们却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危害。不管孩子们犯下了怎样的“错误”,老师们施与的暴力是孩子们内心永远的一道伤疤。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是整个学校“小世界”的主宰者,他们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方式。孩子们在这里接受早期教育,是对一个孩子的人格培养至关重要的阶段,所以教师体罚学生的种种不良影响,是大家都显而易见的。
教师体罚学生,不仅仅只打在了孩子身上,受伤害的还有家长。父母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校方,首先是对学校管理的信任,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整个教育体制的支持。可是,当他们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施加暴力,不管是怎样的父母都会心疼、失望。在心寒之余,有好多家长往往也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毕竟孩子还是要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的,一旦得罪教师,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然而,教师这一“打”是应该打醒家长和他们自己的。可是我们的校园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体罚事件,难道我们的教师真的麻木了吗?校园体罚和变相体罚事件的频繁发生,不禁让我们忧思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暴力不管打在哪位孩子的身上,除了痛之外,还有就是在孩子内心烙下的伤疤。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更清醒的认识到,校园暴力事件的严重性,都应该积极努力寻求到切实可行的管理方式,让这个问题早些解决,让这种伤痛早些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