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影评情感赤道蚂蚁桐柏桐柏县董万军 |
分类: 赤道蚂蚁叙光影 |
回顾徐静蕾曾经一段时间的默默无闻,每一个关注她的人其实还是心存感慨的,她曾带动过博客风潮和电子杂志风潮,引领着甚至包括“草根族”在内的写博者打造一个全新的博客时代。参与过古装大片风潮的徐静蕾,其实她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完全以城市白领为群体的时尚电影风潮,因此《杜拉拉升职记》,在一个平凡的年份里与我们不期而遇了。
老实说,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对于各大媒体的肆意炒作,我们就能真切地感觉到徐静蕾越来越成精了。白领阶层一直以来都是电影的最大消费群,而在我们中国内地,甚至包括港台地区,至今都很少出现过以白领生活为表现内容的电影,这个空白被她以轻盈的动作,却配合着不那么轻盈的体态给填补了,作为观众来说,是否了却了一桩遗憾,对于这部片子的期待,其实就是最好的答案。然而,可惜的是,在《杜拉拉升职记》里,关于电影商业属性上倾尽全力的徐静蕾,却忽略了一部电影的内容本身,让一部本来可以内外兼有成绩的作品却成为了一具光彩夺目的空壳。
以导演身份出现的老徐,在电影外是机关算尽的,所以在这部片子中,她在银幕内成为了一名奋力打拼的职场新人杜拉拉,这个以一副打不死的女小强态势的角色,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是一脸的淡定,这种从镜像里反射出来的淡定,似乎欲将在《将爱情进行到底》里固守的淡定,一直延续下去,一副要成为徐静蕾的招牌表情的架势。然而,很遗憾的是,徐静蕾明明已经到了第三轮本命年的年纪,甚至真的就要老成徐娘了。在片子中,黄立行扮演的王伟是一个典型的性感男人,也就是在这部片子里的率性袒露,才让人们如此深刻地记住了他的名字。还记得在沙滩上,黄立行对杜拉拉讪笑着说:“像你这种身材,怎么还敢穿比基尼?”,这样的讪笑应该叫做一种暗示吧。试问:“什么叫牺牲精神?”,或许除了《色戒》里的汤唯那种,这一次,老徐这种也算是吧?但是面对这声讪笑,杜拉拉的反应是出乎常人意料的,她的竟然是:“总比你好吧!”。此言一出,作为观众来说,我们是心存疑问的,徐静蕾凭什么敢对黄立行说出这样的话?或许,这样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已经从淡定升华到了另外一种境界了吧。
坦白说,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就是被这样的一种种淡定给冲毁了。其实原著小说所描述的是以主人公的职场打拼经历为主的,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说,都属于励志类小说的范畴。不过,单单以现实来讲,一个没任何经验,甚至没什么背景的职场新人是很难进入全球500强企业工作的,她所面对的一定是高强度的压力,还有就是高难度的问题,这是正常情况,谁都可以理解。在这部电影电影的开场部分,表现了这一点确实有几场戏,可是杜拉拉的反应,让人失望,怎么也感觉不到现实性。从遇见同事的冷眼,不卑不亢,到遇到同事时的口出狠话。徐静蕾都是在那些妖媚、专横、气场强大的同事们中间,自顾自地淡定着,仅仅凭着这股淡定味儿来化解了重重阻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忽然就一帆风顺起来。
这部影片的名字为“升职记”,实际上我们却没能看到杜拉拉到底是凭什么去升的职,难道就因为一份剪报?难道就因为一次装修?难道就因为一次恋爱?这部表现职场生活的电影,却阴差阳错地将纷繁的职场,毫不留情地拆解为了如此两三个片段,继而就迅速地偏离轨道,滑入了办公室三角恋情的另一框架,甚至完全偏离了励志的起点。再退一步来说,就算这是一部爱情片,从影片开始的一夜情,到后来逐渐演变成的领导与秘书关系,再到男女恋爱关系的确定,一直到因为猜忌,最终分手,我们在这部作品里实在很难看到相似爱情的面貌,只能以浮光掠影,欠缺感动来概括定论。
其实,商业片的制作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活儿,众所周知,技术往往要比艺术还要不难把握,不单单是造势和生意这些表面工作,影片内核实质上是要像一部机器那样精准。作品所要宣扬什么样主流价值观,要有怎么充分的戏剧冲突,还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大团圆结局,都是很难以把握的,因为除了给人欢笑之外,同样也要给人感动。而《杜拉拉升职记》这部电影一概欠奉,相对于荧幕上那些太多流光溢彩的霓裳鬓影,这样的剧情,很显然是过于平淡的,职场与感情的戏剧性冲突,在这部电影里都没有很好的展现,不管是升职还是恋爱,从表面来看,都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不过,我们还有好多理由相信徐静蕾,相信里边的演员,一切都是在用心讲述的。也许,生活本身就没有那么激烈,而作为所谓的商业电影,要给观众一个交待是很难做到的。影片《杜拉拉升职记》不管是一个个例还是一个典型,让人们记住的还是那些冷笑话不够激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去埋怨徐静蕾,她要淡定地演,也淡定地导,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只好淡定地看了。
新浪首发
报刊杂志用稿请联系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