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逍遥津更逍遥

(2011-12-20 13:21:09)
标签:

古逍遥津

三国时代

合肥

仿古大门

游记

http://s3/middle/62c39780tb47f3f4755b2&690

   古逍遥津公园是合肥城里最亮的景观,我来过N次,穿梭在不同的时空,连接了童稚到中年的记忆锁结。每一次的亲临,都有一番全新的感触。

   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东北隅,是一座有文化历史特色,设施比较完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综合性公园;同时又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古战场,是合肥十景之一。公元三世纪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合肥属于魏辖地,是江淮咽喉,军事重地。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趁曹操兴师西征汉中张鲁,合肥空虚之机,亲率雄师十万攻打合肥。镇守合肥的魏将张辽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履险如夷,毅然率领将士出击迎敌,以少胜多,大败吴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一战,战场就在现今的逍遥津公园一带。随着时代的变迁,逍遥津这个三国时代的古战场历经沧桑,公园南大门是一座高近10米、三开间、牌楼式的仿古大门。大门上方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字为清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手书。

   很多年前,来逍遥津,还是需要门票的,那欢乐的儿童乐园旋转起童年喜悦的笑声,勾起昨日的记忆;那青青的草坪上,映照往日欢快的娇姿,曾坐在草坪上,为青春烙下了青涩的记忆。也曾携带孩子来观看动物园里的动物,看得孩子害怕的藏在我的身后,孩子只喜欢坐电动车,开着满地跑。长大了的孩子,对公园倒是没了兴致,已经不能指望他陪同我一起来公园里散步,独自漫步却也很蔓妙。
   现在的逍遥津,早已不需要门票,可以免费入内。园内早已成为休闲的人们栖息修心的场所。早晨的公园里,有很多老年人来这里跳舞、舞剑、弹乐器或唱歌,都在积极的锻炼身体,空中扬起欢快的乐曲,人群聚在逍遥津里,越来越是乐逍遥。
http://s1/middle/62c39780tb5eb7e376d40&690

  信步走入逍遥津公园,迎面就是一尊持枪跃马的张辽青铜塑像。塑像高达5米,底座上有“威震逍遥津”五个大字,再现历史的痕迹。

http://s3/middle/62c39780tb47fa6f1a7b2&690

    三国历史文化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三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的专题展馆。

http://s11/middle/62c39780tb47fbdaffaba&690

   逍遥津公园四季长青,曲道幽长迂回,假山假石磷峋逼真,不对称式园林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http://s9/middle/62c39780tb47fd0b9a1f8&690

   拍摄到来自西双版纳的孔雀,体羽主要是有金属光泽的蓝绿色。我追了半天,却没拍到孔雀开屏时的优美的舞蹈动作,或许最美的展现,总是隐匿的,很低调的在某一时刻,低眉一笑,足以动人心弦,过目不忘。偶然,却想起课文中凄美的句子:“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http://s9/middle/62c39780tb48029c55f28&690
 

   环境优雅宁静公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典雅,又有南国园林的妩媚清秀;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着装入时的村姑。行走在逍遥津的路上,悠久的历史传说越发使人幂想古之幽情;而引人入胜的自然风貌和人工建筑又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不禁流连忘返。在这里,既可想象出古战场的弥漫硝烟,又可品览如西湖岸上的园林亭阁。

 

http://s13/middle/62c39780t78733bdf2c9c&690

   逍遥津公园最大的特色是园内有湖,公园内的逍遥湖,水面开阔,湖面面积达168亩,约占全园面积的四成,凭岸临风,只见湖面波光粼粼、游船游荡,湖岸花香袭人,柳丝拂浪。
http://s2/middle/62c39780tb4802bdcbe01&690

  

   平静的水面浮映出绿树的倒影,上下相衬托,更显湖水的清幽。漫不经心的踏入园林的深处,便是曲径探幽,十分惬意。走入深处,外面的世界被挡在丛林之外,浮躁的心顿时变得宁静、平和。

 

http://s9/middle/62c39780g787341650428&690
 

   小桥流水、水榭回廊、楼台亭阁,皆相互映衬在逍遥津公园举步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