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耀忠《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的“色彩语言”

(2023-03-24 07:00:22)

         唐耀忠《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的“色彩语言” 

  油画与中国画最大的区别是色彩,而且油画的色彩是多层的,因此给人一种三维的感觉。
  《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描绘的地点是绍兴城厢镇,因为油画中出现了咸亨酒店、乌篷船、廊桥、城厢镇小学等元素。
  注:绍兴自古以来就有廊桥,如宋代会龙桥、清代跨龙桥;在柯桥区州山、阮社和华舍等有多座清代廊桥。)

  《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描绘的的年代:结婚坐花轿,因此描绘的时间应该是人民公社成立以前,因为从五八年大跃进起,结婚坐花轿恐怕是不行的。

  《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描绘的具体时间是秋收前。但整个画面偏于黄色,单调。

  按《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所描绘的年代(五八年人民公社化前),画家年方二三岁(五六年生人),因此所谓“童年的记忆”只是他父辈的转述而已。
  整幅二百米长卷中,所有人物衣着均没有鲜亮的色彩,不但城厢镇小学的国旗与学生红领巾都不是红色的,连戏台上演员服装也没有亮色。

  画家的这种表现手法应该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不是水墨画。即使水墨画,还讲究“墨分五彩”。

  《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中人物表情木讷的居多,很像是木偶。少数几个带笑的人物,在暗晦的脸色与服装色彩衬托下,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个人的感觉是,《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采用这种诡异的“色彩语言”,似乎是因为画家个人包括他父辈,想反映出自己对五六十年代的某种情绪。

  于是画家选择了秋季,因为若描绘春天与夏天,他还采用这样的“色彩语言”,那就太明目张胆了。
  《童年的記憶——江南風情》与法国巴比松画派相比,同样是农村题材,后者讲究“美在生活,美在自然”。画家则似乎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情绪。


   附: 在20年绘就200米油画界“清明上河图”——专访我校教师唐耀忠》一文中:

  唐耀忠表示,作品单色调偏黄的处理,是希望观展者在第一眼看到作品时能够立刻被带入一种回忆的语境之中,结合着自己幼时的体验去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