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八十年代文”补:知青大学生——轻视“新三届”大学生的根源

(2022-05-28 06:55:45)

   网络文学“八十年代文”补:知青大学生——轻视“新三届”大学生的根源

    知青文学、知青博客与网络文学“八十年代文”有描写知青大学生工作情况的,但未见描写当年“新三届”大学生在工作单位受到轻视的情况,以及特殊职场心态分析。

轻视“新三届”大学生的根源

上海知青小白大学毕业回上海,进建筑设计室后受到轻视。

无独有偶,同济大学的七七级大学生进建筑设计室后也受到排挤。

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七七级郭某说,她到设计室两年了,基本上都是设计多层住宅,只做过一个冷水塔,现在设计一个小厂房。

组长陈某却将三千、六千平方米的厂房交给楼某(七三届中学生,业余大学生)做,因为楼某是组长陈某的徒弟。因此老是分配给楼某做大项目。但是楼某设计的时候,不断地问组长陈某陈某也不断地看他画图。

组长陈某分配奖金时,对组长的徒弟怎么有利就能怎么算。

郭某由于进单位后就没有做过像样的结构,因此现在做起大一点的工程来生疏得很。

郭某说她还向组长陈某发牢骚说这个组里是本科不如专科,专科不如不对口

 

1983年调整工资填表时,有人对自己应填几级吃不准,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七七级元某在旁说,就填两级,应该多少让领导去考虑。

这句话被人汇报给领导,设计主任兼书记苏某与副书记谈某就在大会上敲打元某:说他破坏工资调整不要以为本科就一定会升助工

元某弄清了他们的用意后,准备到《支部生活》杂志去告发谈某的事,因为要是管人事的副书记谈某不走,自己就有的苦头要吃的。元某妻子也来设计室找头头谈话,

书记苏某苏某否认自己说过那些话,但是又说:我们做领导的要是不安排你工作做,那么评职称时你就拿不出成绩,那个时候我们领导不过顶多检查一下,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根源分析

上海工业局建筑设计室最早是1958年几位不愿去外地工作的大学生、中专生等,组织了一个生产组,靠描图生产自救。

后来一些大学生、中专生等从外地盲流返沪,参加这个生产组,扩大成设计室。

1972年后陆续分配进来一批七二届~七四届中学生,以及一些定向培养的“工农兵”大学生。

文革中,根据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经验,设计室头头认为人家是大学生才能搞土建设计,我们要闯出一条路来,经过三年工作,中学生(七二届~七四届)也照样能像大学生那样干。


感想:设计室这二十来位七二届~七四届中学生,工作到1982年,设计水平已超过描图员,但离本科生又有相当大的差距。

但是他们与老工程师已经结下多年的师徒感情与关系网。因此在房地产尚未起飞前,僧多粥少,因此他们受到重用,本科生感觉憋屈,实际上是必然的现象。

设计室排挤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七七级的消息当然瞒不过大家。同济大学七八级分配时,原先说准备分给设计室十多名工民建专业毕业生,但是他们向学长一打听,立即向分配老师反映情况,并表示坚决不去某工业局设计室。

于是1978年设计室只分到一位同济大学暖通专业毕业生,一位同济大学分校工民建专业毕业生(晚半年扩招入校的“七八级”),和小白这位外地来沪的毕业生。

此后设计室只能靠单位出钱,进了一些同济大学分校的自费生。

最主要的是当时的设计室领导,沉溺于以往的政绩难以自拔。而个人的水平又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于是,当房地产开始起飞后,设计室几位七七、七八级大学生先后离开,单位里留下的主要是同济大学分校自费生。单位的水平明显下降。

种瓜得瓜。这个设计室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经营十分困难,三十万元就愿意卖掉,但无人愿意接手,因为包袱太大。

后来招聘了新院长,大力经营,主要手段是让大量小设计单位“挂靠”。

房地产落潮后,设计室的经营应该再次困难。好在这一批七二届~七四届中学生早已退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