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补:知青大学生——毕业实习杂忆

(2022-05-25 08:31:12)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补:知青大学生——毕业实习杂忆 

    知青文学、知青博客与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有描写知青大学生的,但未见描写当年理工科大学的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杂忆

上海知青小白的大学毕业实习是1981年暑假,七七级两个班与七八级两个班一起到上海。我们的带队老师上海人

老师处事果断。实习结束后,下学期回校报销路费,按规定不是从实习地点一起回杭州或缺火车票的,不能报销。实际上除杭州藉与上海籍的学生外,都直接从上海回家了。

孙老师认为要求大家回杭州后再回家不合情理,应该尽量给报销,因此给大家写证明,说是大家一起回杭州的,火车票遗失了。大约这也是实习报销的潜规则。

实习前老师与小白等两位七八级学生、另两位七七级学生是先遣人员。大家借住在上海桂林路附近的上海某大学

在借住学校交押金领宿舍钥匙、买或退饭菜票,去汽车月票发售点买大家的月票等对外打交道的事,他们都推给上海知青小白去。看来大家与上海人交往还是有点怵。

到结束实习去还宿舍钥匙时,七七级同学少了一把,要扣5角钱押金。那位七七级先遣同学束手无策,又不好意思说要我负责。

小白马上说这个押金由我来出,因为小白将保管的700多元实习费存银行活期存款,现在有近2元利息,只要回校上缴财务科时少缴5角就行了。

同班两位女生带的行李较多,学校女生宿舍又在五楼,迎送都是小白当“苦力”。

她俩只带一把热水瓶,不太方便,想买一把,小白从自己家里拿了热水瓶、木盆与搓板借给她们。还将自己上海家的地址留给她们作为通信地址,还确实为她们转交几封信。

实习参观的工程中有一个是上海中国钟厂生产楼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箱形基础,该工程箱基于1980年9月开挖基坑,施工期间大楼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西北角的沉降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角点南北面的最大沉降差为15厘米设计人员介绍说,等完工后准备进行纠偏。可惜我们没能看到这种难得一见的场面。

实习参观的另一个工程是薛家浜冷库,位于很狭窄的场地中的。

主持设计的工程师是我们学校的老学长,他介绍说,冷库不能开窗,南面有个月台。因此立面设计限制很大。

现在他们对于狭窄的场地,设计采用升板结构,解决了施工场地很小的难题。

又将四台电梯设置在南面两侧,中间川堂部分开设狭长条窗,南立面看上去有点像大剧院。墙面划线涂成深红色,比较显眼。竖线条为三条并列。改善了立面。

 

感想:上海中国钟厂生产楼的倾斜现场十分难得。

薛家浜冷库的设计打破了以往冷库设计“千人一面”的局面。后来商业部还组织全国冷库设计单位参观。1985年薛家浜冷库获得全国建筑设计优秀评选的 银奖。

可惜当时实习学生只是听个热闹,带队老师也没有指出这两个工程的重点。

也没有学生想到选择这两个工程实例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案例,而去向设计人借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