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招工后知青——七十年代淮北煤矿故事

(2022-05-18 08:33:24)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招工后知青——七十年代淮北煤矿故事

《平凡的世界》描写陕西煤矿工的工作与生活。

补充一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淮北煤矿的故事,似乎未见他人讲述过,包括在淮北煤矿工作过的知青。

七十年代淮北煤矿故事

某勘察队离淮北煤矿不远。实际上淮北煤矿的发现与勘察就是这个勘察队的功绩。

当年对淮北煤矿的印象,一是漫天的煤尘,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二是到处都是塌陷区道路永远不平整,房屋歪斜

在九十年代报刊上看到,淮北煤矿塌陷区的农村,改成养鱼,收获不错

勘察队的同事讲述一些淮北煤矿的故事,有些是未见他人描述的。
                1、妇女在煤矿的工作问题

 淮北煤矿井下原先有些女工,如开链板车之类的工作。甚至还有几个“三八”掘进队,那是1958年“大跃进”时成立的,当年的口号是“妇女能顶半边天”。

但是首先井下的活真不是妇女能经受得住的。那些女子掘进工干了一段时间后,个个都变得面无人色,只得撤到井上来。

其次妇女在井下常会遭到歹徒调戏、侮辱。

因此后来妇女的工作全部在井上了。

2、煤矿工的劳苦

井下的活重、时间长,大量的还是体力劳动,实行的是计件工资,每班八小时,加上路上、上下井,洗澡和班前会,就是十来个小时,因此煤矿工一回到家就倒头睡觉。

井下又潮湿,老工人上来就买酒菜大吃,补充体力。

因为煤尘无处不在,上班时吃饭只能啃带去的冷馒头。老工人干脆不吃。

煤矿工作还有煤肺与矽肺。虽然劳保发了防尘静电口罩,但是在井下干起活来,用煤矿工的话来说,就是“长两张嘴巴还不够用”,可以说根本没有人会去戴口罩。因此井下煤矿工没有患上煤肺与矽肺,倒是奇迹了。

3、不安分的无线电爱好者

勘察队同事的一个中学同学在淮北煤矿当工人。他工作吊儿郎当,讲义气,朋友来拉他帮忙打架,他就出去干,凶得很。又喜欢偷东西,但是偷的只是无线电零件。

此人酷爱半导体技术,他曾认识一位下放的无线电工程师,跟着学了不少知识与技术。

他曾自制一部发报机,但是又不懂摩尔斯码之类知识,因此只是随意地无规律乱发电报。公安局截获电报后怀疑是间谍,费了很大气力侦破后,才发现是个大笑话,只好将他拘留了几天。

此人的宿舍里布满了各种自制的装备与零件,弄得别人都搬走了,只剩他一人。

他自制了指示器,别人一走近他宿舍一定的距离,就有各种指示灯和铃声警示。他宿舍的门窗都可以由他遥控。

他还研制了一台装备,开动起来,离这台装备十米左右的各种汽车都会熄火。但因为他宿舍门外的街道上连续发生车辆熄火故障,这台装备又被别人发现了。

矿井的升降机下降时有时会发生“墩罐事故”,就是罐笼猛然落地,罐笼中的人若直立着,可能发生腿骨骨折;若半蹲着,就会猛地坐到地上。出现工伤事故。

此人自行研制了一个装置,可以防止“墩罐事故”,其中使用了可控硅零件,价值一百多元。

但是领导因为他的名声不佳,也不懂行,置之不理。此人一气之下将那台装置摔掉了。

 

感想:改革开放后,此人应该有了施展特长爱好的余地。至于能否更进一步,则要看他是否进一步学习了。因为大批无线电专业的大学生出来后,他的那些知识就不断地过时、贬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