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上海知青“混世魔王”

(2022-04-28 10:45:06)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知青形象补——上海知青“混世魔王” 

    网文“七十年代文”中下乡城市知青形象归纳起来有几种

“寄养”农村的下乡城市青年,尤其是女知青

七七年高考后的“范进”与“陈世美”

下乡城市知青基本都不带“金手指”网文中的“金手指”都给予重生或穿越的农村青年

虽然几乎全体网文作者都没有真正接触过下乡城市知青,但他们的描写基本上符合那些青年的真实形象,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住了下乡城市知青的本质:农村的“路人”,他们也确实不可能为农村带去工业化的力量。

不过网文“七十年代文”中下乡城市知青的形象比较单调,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原因还是网文作者收集的素材有限,只能凭印象写作。

这儿补充一些未在知青小说、知青博客与知青网文中看到知青“混混”情况。

上海知青“混世魔王”

“阿伟”、“阿弟”、“小捣乱”与“小老头”这四个上海知青,分在一个只有九名男劳力的大张庄生产队。

原先四人中只有“小老头”是“三只手”,逐渐地“小捣乱”学会了。不到两年,四人都学会了。

大张庄附近知青点有两位上海女生,先前还只是喜欢交际。“阿伟”等常去她们那儿玩,混熟后,就弄些黄色手抄本给她们看,趁她们意志薄弱时动手,于是俩人变成了“赖三”。

注:“赖三”又写作“垃三”是洋泾浜语,即英文单词lassie的音译意思是少女、情侣、姑娘。在文革时上海话指不良少女的意思。

这些“赖三”的特点是服装俗艳,穿了足有五六套外衣,里面的红、绿、棕色毛衣、秋衣、衬衫领子一件一件翻出来。

有一次,“阿伟”招了十几个上海“知青混混”到大张庄来玩。自己的粮食吃完,就向队长要。队长气得威胁要赶他们走,这十几个上海“知青混混”先是骂人,还要动手打人,吓得全庄所有男劳力都躲了出去。于是这伙上海“知青混混”将牲口棚拆了当柴禾乱烧,又骑着怀孕的母马乱跑,临走前将借来的碗全部摔碎,这才一哄而散。

由于“阿伟”等知青“混混”都属于家庭出身好的,于是19711972年公社将“阿伟”等分到各生产队去协助“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工作。但他们到那儿乱打乱骂,还乱偷生产队仓库的粮食与芝麻油,终于混不下去了。

1972年当地开始招收知青区工矿企业,这些知青“混混”由于绝大多数属于家庭出身好的,因此多优先被抽调走了。无论是公社、大队干部还是生产队干部,对这些“混世魔王”都是一路绿灯。

感想:当年这些上海“知青混混”若分配在上海,估计先后将开始“收道”。但在缺少约束的农村,加上所谓“知青”身份的庇护,恐怕只有招工或大返城才能逼得他们改邪归正。

而且,他们应该就是现在“坏人变老”的主力军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