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和殿——坐落在中轴线上的明清古建(十四)

(2018-12-07 17:01:36)
标签:

杂谈

中和殿——坐落在中轴线上的明清古建(十四)

中和殿——坐落在中轴线上的明清古建(十四)

中和殿——坐落在中轴线上的明清古建(十四)



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 ·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和”二字意在宣扬“中庸之道”。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华盖殿”。明嘉靖时改称“中极殿”。清顺治时改称“中和殿”。


中和殿的作用主要是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的小憩之所,或举行一般仪式性的典礼之所。清史学者阎崇年先生在讲到中和殿时谈到皇家族谱——《玉牒》——编修集成后,就要将修好的《玉牒》送到中和殿,在皇帝御览后,隆重的送到皇家档案馆“皇史宬”保管。


据阎崇年先生讲,清朝的《玉牒》很大,长一米宽半米,重100斤。其实这是清朝国力较强时期修的,清后期所修《玉牒》缩小到50X30厘米,或更小版本了。《玉牒》封面及包装用黄绫、红绫,这就涉及到了清王朝的“黄带子”“红带子”制度。清朝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许多制度与历代中原王朝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黄、红带子制度即见一斑。清皇室在族人的分别上不仅将皇族与普通贵族、官僚、百姓进行了区别对待,而且还将皇族进行了二次分类,形成了黄带子、红带子制度。黄带子、红带子是通俗的说法,正式称呼是宗室、觉罗。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五个儿子及其子孙都是宗室,腰间系黄带子。努尔哈赤的伯叔及其子孙都是觉罗,腰间系红带子。这在《玉牒》封面及包装上的包装上可见,宗室的用黄绫,觉罗的用红绫。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有一情节:和珅在兰州城的饭馆里和“金大烟袋”斗富,后来被“金大烟袋”的手下抓了,起初和珅还颇为桀骜。但是,当“金大烟袋”露出腰上的黄带子,尤其是盘清楚“金大烟袋”是正红旗旗主时,和珅下跪赔罪口称“主子”了,因和珅是正红旗旗下的旗奴。电视剧是戏说,与史料记载不合,但就清王朝的黄带子和红带子具有着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说的是合当时规矩对的。


现沈阳市的天龙家园小区西北角上曾有嘉庆年间兴建的“宗室营”。当时兴建“宗室营”是给发配到盛京盛京(沈阳)的七十户黄带子住的。嘉庆十三年阴历五月初七,有一个叫爱新觉罗-敏学的黄带子喝了酒,把卖白薯的打了,当时敏学没系着黄带子,步兵统领衙门的兵士,把敏学推搡到了堆拨房(治安派出所)。敏学的家丁忙跑回府叫来携刀家丁十几个人,把堆拨房兵士狠打一顿,砸了窗户和兵器架,敏学放话:“记住了,我叫敏学,黄带子,去告我,在家等着!”说完扬长而去。嘉庆帝闻知,大怒,决定刹宗室的歪风。下旨宗人府宗令颙璇和刑部尚书秦承恩审处,颙璇是嘉庆的兄长,看是宗室的事,躲了。秦承恩也怕得罪宗室,仅判敏学杖二十五,拘禁九个月,罚俸一年。嘉庆帝闻奏震怒,颁严旨,革去秦承恩刑部尚书之职。敏学开除宗室,重打四十大板,发配盛京,永不得回京。后查还有七十户黄带子有不端行为,嘉庆帝命一并发配盛京。盛京的府衙接旨安置七十户黄带子,苦思冥想怎么管理这帮爷,最终想出了个主意:为黄带子们单独建一座城,不与百姓杂居,免生事。为了让黄带子们听着顺耳,美小城曰:“ 宗室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