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幅彩画取意于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中引用东汉兖州刺史蒋诩的故事。蒋诩因不满王莽的专权,辞官隐退故里,闭门不出,只在家门前开辟三条小路,唯与高逸之士求仲、羊仲往来。后来人们用”三径”指隐士的家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味着虽然家中庭院将要荒芜了,但院中的松菊却经霜不凋,独吐幽芳。
少年时的陶渊明曾怀着”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直到29岁时才出仕。期间几次做官都因他不愿”降志辱身”,不善于阿谀奉迎而半途辞官回家。到四十一岁时,出于生活所迫,任职彭泽县令,最终还是因”吾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弃职回家,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式的农耕生活。
陶渊明脱离官场,归隐乡里后,欢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说过:”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魏晋六朝,文风绮靡。唯陶渊明归真反璞,崇尚自然。彩画中,陶公头带菊花,手持酒杯,泰然自若,安坐于南窗之下,那种无拘无束,悠然恬淡的神态,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的质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