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邱显峰瑜伽瑜伽素食 |
17、白萝卜,又名萝卜、莱菔、菜头
成分与营养:每100克含有
1.热量16~18大卡
2.脂类0.1克
3.碳水化合物3.3~3.9克,膳食纤维1.1克
4.蛋白质0.5~0.7克
5.矿物质:钠27~46毫克、钾125~151毫克、钙23~24毫克、镁9毫克、铁0.1~0.3毫克、锌0.2~0.3毫克、磷17~19毫克、硒0.61微克
6.维生素:维生素B1(硫胺素)0.02毫克、维生素B2(核黄素)0.01~0.02毫克、维生素B3(烟碱酸)0.09~0.19毫克、维生素B6(吡哆醇)0.07~0.09毫克、维生素B9(叶酸)16.2微克,维生素C13.9~15.3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像是:硫代葡萄糖苷、葡萄糖苷、葡聚糖等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以及萝卜硫素(Sulforaphane)、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又称芥蓝素,简称I3C)等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s)成分,都是近期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助防癌的关键营养素
性味:性凉、味辛甘,入肺、脾二经
产季:9~3月,冬季盛产,夏季淡产
功效与主治:
1.消食,解闷,抑制胃酸过多。帮助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解毒。被称为 “自然消化剂”根茎部分含有淀粉酶及各种消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
2.促进胃肠液分泌以保护肠胃
3.可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结石等
4.改善慢性支气管炎
5.含维生素C,可改善干燥的皮肤,也有助于美白
6.可保肝、护肝、增强免疫力
7.调节血糖,改善糖尿病,因为白萝卜能促进脂联素的合成,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其正常作用,让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顺利运行,以稳定血糖
8.可抑制癌细胞生长,有防癌,抗癌之效。白萝卜中的酶,具有消除亚硝胺的致癌作用;辛辣的萝卜皮中含有相当多的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它正是萝卜防癌的关键部分。而含有的维生素C也有助于防癌
9.生食升气,熟食降气,宽中化痰,散瘀消食
10.治吐血衂血,咳嗽吞酸,利二便,解酒毒、制面毒,豆腐积
11.生捣,治噤口痢,止消渴,涂跌打汤火伤
12.萝卜缨,又称萝卜叶。性平微温,味甘,入脾、胃二经。有消食、理气的作用,适宜乳房结块、乳房肿痛、乳汁不通
备注:
1.白萝卜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该消化酶不耐加热,所以萝卜适宜生吃。
2.白萝卜是寒凉蔬菜,阴盛偏寒体质、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子宫脱垂者不宜多食。
4.可与豆腐、豆腐皮搭配,也可与紫苏搭配,可以清肺热,治咳嗽。
5.萝卜叶中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C含量,都比萝卜高出许多,且萝卜叶中的总酚含量比萝卜高2倍、类黄酮含量更是萝卜的4倍。所以处理白萝卜时,萝卜叶可以一起食用。依中医理论,萝卜叶可消食理气,散瘀消肿。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
6.避免水煮,以防营养素流失。
7.多食渗血,故白人髭发。
8.萝卜籽辛入肺甘走脾。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宽胸膈,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可炒用。
9.避免与红萝卜一起食用,以免破坏彼此的营养素。白萝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但红萝卜含有一种称为「抗坏血酸」的化合物,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让营养价值打折扣。
10.人参、花旗参比较收敛补气,白萝卜比较发散,因此避免同食,以免降低补益的功效
11.不宜和橘子同吃,因为,吃下白萝卜后,人体内会迅速产生硫氰酸盐。而橘子含有大量生物类黄酮,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羝苯甲酸和阿魏酸,两者和硫氰酸盐混和后则会变成硫氰酸,是一种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物质。
12.不宜与柿子、苹果和葡萄等水果同食,因为柿子、苹果和葡萄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色素,吃下后会在肠道内分解,形成一种酸性物质,此时如果再吃萝卜,体内就会产生硫氰酸,从而导致甲状腺肿胀。
13.常被连皮制作成萝卜干,可消食止咳。
18、苋菜,又名、荇菜、莕菜、青香苋、刺苋菜、白苋菜、米苋
成分与营养:每100克含有(白苋菜)
1.热量17~20大卡
2.脂类0.3克
3.碳水化合物2.6~3.4克,膳食纤维2.4克
4.蛋白质1.8~1.9克
5.矿物质:钠20毫克、钾507~577毫克、钙146~180毫克、镁46毫克、铁4.6毫克、锌0.6毫克、磷45~46毫克、硒0.52微克
6.维生素:维生素A2828IU、α-胡萝卜素25微克、β-胡萝卜素1684~1900微克,维生素B1(硫胺素)0.02~0.04毫克、维生素B2(核黄素)0.08~0.16毫克、维生素B3(烟碱酸)0.36~1.1毫克、维生素B6(吡哆醇)0.01毫克,维生素C12.5~28毫克,维生素E0.13毫克
性味:性凉味甘、根和种子甘寒,入大、小肠经
产季:盛产期在5~10月
功效与主治:
1.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可治赤白痢疾
2.苋菜的种子又称苋米,性甘寒,能清肝明目,通利二便,苋米含蛋白质高达20%,不含胆固醇,易消化。常当作早餐,或制成儿童食品,称为营养食品
3.用鲜苋菜捣汁或水煎浓缩,服后可治咽喉肿痛、扁桃腺炎、甲状腺肿大、以及血吸虫引起的下肢象皮肿
4.可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加快骨折愈合、还可减肥排毒、保护肝脏及明目
5.含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是贫血与失血者、临产孕妇和产妇、骨折者、接受手术者的食疗辅助良蔬
6.防治糖尿病,维护心血管健康:糖尿病、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癌症肿瘤等患者,体内镁被过多排出或耗损,苋菜能补充镁。改善糖耐量,对控制血糖有益。镁还能维护冠状动脉与心脏功能健康
7.可改善神经衰弱和失眠,也可改善食欲不振和厌食症
8.可防癌抗癌,据研究,可抑制子宫颈癌、肠癌,以及肝癌细胞(HepG2)、乳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AGS)、中央神经系统癌细胞(SF-268)、结肠癌细胞(HCT-116)、肺癌细胞增生。也可防治化学性的致癌,和有助于祛除脸上黑色素及暗疮
备注:
1.苋菜主要有四种,一为白梗(绿苋菜或称白苋菜),茎叶比较嫩;另一为红梗(红苋菜),口感较粗糙,炒出来的汤汁会带点红,属性较不凉,适合脾胃虚寒或体虚者食用。且富含铁、钙和维生素K,可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另外还有野苋菜,其清热解毒,利水去湿的功效,在四种苋菜中,清热解毒的功效最强。还有一种药用的马齿苋,性凉,入大肠经,擅长清热利湿,解毒凉血。主治湿热泄泻或湿毒肠炎痢疾等,是药食两用之品。
2.苋菜抗性强,易生长、喜热、耐旱、耐湿,且病虫害较少,是大众喜爱的夏季主要绿叶蔬菜之一。
3.苋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特别是含有较多的铁、钙等矿物质,同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4.民间视苋菜为瑰宝,补血佳蔬,有“长寿菜”、“补血菜”的美称,其多种养分在蔬菜中名列前茅,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达2.8%;钙、铁含量极高,是蔬菜类含钙和铁最高之一,且没有草酸等干扰矿物质吸收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