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重镇奥兰加巴德西北约25至30公里,境内有34座的石窟,佛教石窟共12座,印度教石窟有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长约2公里,是公元7世纪至11世纪时期,也就是早期遮娄其王朝、罗湿陀罗拘陀王朝时期的宗教建筑,埃洛拉以雕刻著称,形式上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其中第16窟凯拉萨神庙,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称建筑艺术史上的绝色,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先从耆那教石窟看起。照片1-9为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编号第30至34窟,建于9世纪至13世纪。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规模不如其宏伟壮丽。
第30窟称秋达凯拉萨,是仿制第16窟凯拉萨神庙的作品,从天然岩石中凿出佛像作品,但规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
第32窟称因陀罗瑟帕,建筑雕刻最为精美华丽,在双层列柱大殿的壁龛中,雕刻有一尊高达17米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创教始祖笩駄摩那的石雕,坐于莲花台,莲花台下有金刚座,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湿塔米内的作品。另外两位大教长——巴湿伐那陀和戈摩达希瓦尔的雕像是裸体像,腿臂上缠绕着藤蔓,长发披肩,象征著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2、30窟

3、

4、

5、

6、

7、

8、

9、

10、

随后参观了佛教石窟。11-18为佛教石窟。
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编号第1至12窟。形式上创作沿袭阿旃陀的支提窟和毗诃罗窟,属于修行僧人的房舍一般。第10窟是支提窟(也就是佛殿),其余均系毗诃罗窟(僧舍)。但毗诃罗窟有时也混合了佛殿的味道,如第11窟就有明显佛殿的创作。一般而言,佛教石窟较印度教石窟朴实,但由于当时佛教已渐式微,不少佛教石窟已偏离了笈多时代的审美观,逐渐走向巴洛克式复杂华丽的迹象。
第5窟是最大的毗诃罗窟。
第10窟是维什瓦卡尔马窟(Visvakarma)。
第11窟称兜德勒,有3层。
第12窟称丁德勒。
11、

12、

13、3层的11窟

14、10号窟内部。呈前方后圆形,两壁雕出的石柱高约4米,连成半圆。舍利塔正面的佛龛内有佛陀坐像,两旁还有赤莲花菩萨和密执金刚菩萨侍奉。高高的圆筒形顶部模仿木结构建筑雕刻着拱形椽子。

15、

16、

17、

18、

19、

最后是印度教石窟,20-47为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有17座,编号为第13至29窟。
第14窟称罗婆那伽凯。
第15窟称德斯阿瓦特拉窟。
第16窟凯拉萨神庙,石窟高达33米,长50米,建于公元8世纪晚期,是埃洛拉石窟中最重要的一处,代表印度岩凿神庙的颠峰之作,堪称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处丰碑。凯拉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一座神山,传说是湿婆隐居的地方。凯拉萨神庙相传是古印度罗湿陀罗拘陀国王克利希那一世(Rashtrakuta
king Krishna
I)为纪念战争胜利,命令须弥山敕建了这座祀奉湿婆的神庙,以七千多名劳力,前后共费时150年,整个工程以镂空整块山岩凿成,修造过程中移走240万吨岩石。神庙的装饰雕刻鬼斧神工、壮丽豪华,代表作有《罗婆那摇撼凯拉萨山》、《阇陀优奋战罗婆那》、《舞蹈的湿婆》等。
第21窟称罗迈希瓦尔窟。
第29窟称杜马尔莱那或悉达伽那赫尼。
20、

21、

22、

23、

24-47为印度教16窟凯拉萨神庙。
24、耸立在埃洛拉石窟中间的16号窟。这座巨大的湿婆寺庙模仿印度教的圣山——凯拉萨山的造型。右起:门、南迪堂、朝拜堂、主殿堂。南迪堂的左右两边建有高17米的纪念柱。修建纪念柱的传统从古代阿育王石柱开始,一直延续到后世耆那教的纪念柱

25、顶部的雕刻

26、这座石窟是印度最大的“石雕寺庙”,它其实已不完全是洞窟,顶部有黑亮的玄武岩巨冠,到处都有雕刻,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27、16窟前侧面

28、16窟侧面

29、后面大殿一周都雕满了大象

30、

31、

32、石窟旁边的殿里,下面石雕比上面的有看头,可惜焦点不对

33、石窟上的浮雕千姿百态

34、

35、很像中国的飞天造型

36、中间的大殿

37、里面供奉着林迦,天花板上有一莲花

38、大殿里的顶有遗留的壁画

39、柱子上有石雕

40、有的细腻,有的粗糙

41、画面生动

42、偶尔还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

43、

44、不乏性爱场面

45、殿外的石材比里面要差了不少,雕工也简单粗糙

46、站在16窟顶往向外面

47、16窟大门

Bibi-Qa-Maqbara,比比卡马格巴拉陵。位于城北的该寺庙,是奥朗则布皇帝的第一嫔妃拜古姆的寺庙。即使仿照泰姬陵进行设计,但由于没有使用那样大的国家经费(建造泰姬陵倾尽了财政所有),因此只有墓碑和顶部使用的是大理石,其余都是在石料上涂漆加以装饰。
又称小泰姬陵(Baby Taj),就是建立泰姬玛哈陵(Taj
Mahal)国王的儿子,把他父亲关起来之后,自己也建了一个在这,Bibi-Qa-Maqbara长得就像泰姬玛哈陵一样,不过完全是缩小版和穷人版,一点都没气势。
48、

49、

50、奥兰加巴德城门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