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一大早从北京飞往西宁,当天下午3点半就坐上了从西宁开往玉树的卧铺大巴车,寒冷、高反、还有车厢里散发的臭脚丫味整整伴随了18小时。终于第二天上午9点半到玉树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宾馆,刚吃了午饭,就没水没电了,直等到晚上十点才在外面的吃了一碗没有煮熟的牛肉拉面。
更没想到玉树没有去囊迁的大巴车,只有私人开的小面包车。于是找了一辆小面包车,这一包就是五天,直至回到西宁。
走进孜荣小学纯属偶然。那天是为了拍被澜沧江怀抱的嘎丁寺外景的。在寺对面的半山腰上拍完后,看天色还早,就决定进入寺内,没想到,这个寺里还有一个这样的小学。学校是由嘎丁寺活佛成林更恰投资援建的,共有老师18人,其中专任教师4名,民间代课老师14名,在校学生400多名,其中外乡在此就读的学生249人,住校的学生346人,现在每张床大孩子睡两人,小孩子睡三人。学校的新址在寺庙的后山在建,预计明年三月完成,到时候住宿条件会得到改善。
在得到老师的许可后,我们进入了教室,看到两人一本的破烂课本让人心酸...从教室出来后,在老师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宿舍、老师办公室、食堂等,学校的条件在藏区中还是不错的,但能感觉到学校很希望有支教的民间组织能帮助他们解决老师的不足。
在我们快要离开时,正好赶上了学生的第三顿饭——袋装方便面外加一根火腿肠。看着一大壶开水倒入小手抓住的一袋袋方便面中真让人捏把汗,好在高原的开水没有100°C吧,要不真要有烫伤了,唉,不说了,看照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孩子们真的很可爱,很用功。当时我们三人就决定帮学校建个小型图书室,让孩子们能从书本中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愿我们能将这个事情做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