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道理+小计策=对付不能被满足的要求(妈妈)

(2011-01-06 09:26:05)
标签:

成长

父母

教育

亲子

优优

育儿

分类: 养育心得

 

    2011年1月6日,优优1岁7个月20天。

 

    优优在姥姥家生活时,得过两次婴幼儿急疹,当时发高烧特别难受,优优半夜睡不着,就只让姥姥一个人抱着,而且必须在地上抱着溜,如果坐在床上抱,她就会哭着说:“穿鞋抱抱!”而且不肯呆在卧室,一定要去客厅。病好了,优优的这个“穿鞋抱抱”的习惯却落下了,有时不想睡觉,就让抱着去客厅溜一会儿。好在这种情况并不常发生,优优在姥姥家时夜里让抱,多半是因为思念爸爸妈妈伤心,回到我身边后,每天睡觉都很安稳,偶尔睡前想让我抱一会儿,也不要求走着溜,更没提出过去客厅。

 

    但是星期一晚上开始,情况忽然有变。我感觉可能是她正迷迷糊糊要睡着时,我忽然压坏了小床,吓到了她的缘故,她忽然不肯睡觉了,而且哭着说:“妈妈抱,穿鞋抱抱,穿鞋抱抱......”而且用手指着卧室的门说:“开开。”无奈只好抱她在客厅溜溜,她平静了一些,但一抱回卧室让她睡觉,她就又大哭起来,仍旧让我抱着去客厅溜,而且溜着还不停哭,也不肯让爸爸和奶奶抱。我想她可能真是吓到了,只能抱着她不停地安慰她,从9点多折腾到11点,她累得不行才睡着了。

 

    本以为这个意外已经过去了,没想到留下了“后遗症”。星期二晚上洗完上床,优优忽然又不肯睡觉,指着门又说让我抱着去客厅,我给她解释该睡觉了,明天再去客厅玩,她就又哭了起来。我怕吵醒婆婆,只好依她,抱她去了客厅。不过这次她心情并不坏,我问她:“妈妈可以坐在沙发上抱你吗?”优优说:“可以。”我告诉她:“奶奶睡觉了,不要哭,也不要大声说话,会吵醒奶奶,等你想睡觉了,就告诉妈妈,咱们就去睡觉。”她答应了。我俩就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后来我问她要不要回卧室睡觉,她说睡,我们就回去了。

 

    周三,也就是昨天,给优优洗完穿好睡袋,她说:“想爸爸。”于是我们给爸爸打了电话,我以为她该像往常一眼睡觉了,没想到她忽然指着门说:“开开。”我忽然意识到,三天下来,睡前去客厅呆会儿,似乎已经成了习惯。我试图说服她:“别去了,奶奶已经关灯了,客厅很黑。”不料优优立刻回答:“开灯。”唉,真是越大越不好糊弄啊!她见我不想带她去,又要哭,还是怕吵醒婆婆,而且也不想影响她的睡眠心情,我只好再次就范。还是抱着她坐在沙发上,为了不让她变得更兴奋,我没有跟她玩,仍旧告诉她想睡觉了就跟我说。过了一会,优优说:“睡觉。”我就抱她回了卧室,把她放在床上。直到那时我还是觉得优优这样的要求也没什么大不了,更何况我周一晚上要是没有吓到她,可能根本不会这样。但是她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后,忽然又指着卧室门说:“开门,出去。”当时我的头一下大了——这样反反复复,又要折腾到什么时候?这次我决定不再迁就她,要让她知道,有些条件可以满足,有些条件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当然,不让她哭是前提,婆婆带了一天孩子,够累了,不能再打扰她休息。

 

    我决定先给优优讲道理,她目前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强,很多时候讲道理能够听进去。以下是我和优优的对话:

 

    我:“你刚才说想出去,妈妈已经抱你出去了,是吗?”

    优:“是。”

    我:“妈妈说到做到,已经带你出去过了,今天就不能再去了,咱们睡觉吧。”

    优:“一个!一个!”(我常说“妈妈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就上班了”,所以“一个”就成了优优求我再讲一个故事的常用语,后来发展到求我做任何事情时都用,同时还会伸出一个手指头,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让我不心软都难。虽然我知道,这个“一个”后面肯定还跟着“另一个”和“另另一个”......)

    我:“一次也不去了,优优是信守承诺的好孩子,你答应妈妈回来睡觉的,是吗?”

    优:“开门,开门,出去。”

    我:“咱们不出去了,妈妈给你说儿歌,好吗?”

    优:“不说,出去。”

    我:“给你说唐诗好吗?”

    优:“不说不说,出去,开门!”

 

    说到这里时优优已经要急了,手指着门哭了起来,我知道,指望讲道理是不可能了。我不想让她哭,可更不能再次抱她出去,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次我妥协,那么肯定还有接下来的“一个”,明天的“一个”,以后的“一个”。我应该充满耐心地爱她,却不能不限制地纵容。忽然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那里面介绍过一个方法,大概就是不直接反对孩子的错误选项,而是给他两个正确选项,让他自己去选择怎么做,孩子感觉到有主动权,而不是被大人强制,这样比较容易接受大人的建议。于是我在优优由小哭转向大哭大闹之前,赶忙对她说:“优优,我们不出去了,你自己选择我们是说儿歌还是说唐诗,好不好?”优优忽然不哭了,小声说:“说儿歌。”我当时真是好开心啊,抱着她说了两首她经常听的儿歌,怕她觉得没意思,就开始说一些我和弟弟小时候学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优优很喜欢听。我要是唱歌不跑调就更好了,唉,莫大的遗憾啊!慢慢地,优优就闭上了眼睛,说:“睡觉。”我把她放到床上,她睡着了。

 

    我一直想要坚持这样的原则——耐心地爱却不能纵容。但是坚持这个原则,除了要分清什哪些事情该耐心地爱,哪些事情是原则性的,不能纵容,还要想好说服的办法,尽量不要让意见分歧演化为矛盾争执,以大人发火、孩子哭闹结束。这件事情,让我收获了小小的经验:可以讲道理,也可以略施小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