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2月14日,优优1岁6个月27天。
上上周末回老家看优优,给优优带去了《阿波林的小世界》绘本中的三本,还有《不一样的露比》绘本中的两本,每次回家,优优对我带回去的新书都充满期待,眼神中总是透着惊喜,急切地选出一本,拍着妈妈的腿说:“妈妈,读!读!”意思是要坐在妈妈腿上听妈妈读书。正当优优选书想让妈妈读时,舅舅回来了,给优优买了她平时很喜欢吃的蛋挞,舅舅对优优说:“优优,别听书了,过来吃蛋挞!”我们以为她一定会去,可她没动,还是翻书。舅舅又问:“优优,你是读书还是吃蛋挞啊?”优优想都没想就抱着书跑到妈妈身边,说:“读书!”真的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满以为她会选择先吃蛋挞的,我抱着优优,亲了亲她。这个细节让我记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一本书,那个妈妈说给女儿1元钱,让她自己选择买一个冰激凌或者一本书,结果女儿放弃了很喜欢吃的冰激凌,买了书,理由是“冰激凌吃完就没了,书可以读很多遍!”我当时就想,童年的我,可能做不到。而今优优也在好吃的和故事书之间做出了选择,想想这个细节,我就会微笑。不过,优优这么做,与舅舅最近常给她买蛋挞,蛋挞对她而言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有吸引力了也不无关系,不过我这个做妈妈的,还是会自恋自娃地微笑。
上周末回家看优优,姥姥已经教会了优优说“鹅,鹅,鹅”,骆宾王的《咏鹅》可能是大多数宝宝学会的第一手唐诗吧,优优很喜欢说这句,还经常拿出那本唐诗的书,翻到《咏鹅》的一页指着说。我忽然想到博客里很多妈妈提到跟宝宝“对诗”的游戏,就是大人说一句,留下最后一个字让宝宝说,于是跟优优试了试,没想到教了一两遍她就学会了。
优优:“鹅,鹅,鹅,”
妈妈:“曲项向天~~”
优优:“歌”
妈妈:“白毛浮绿~~”
优优:“水”
妈妈:“红掌拨清~~”
优优:“波”。
优优学会了“对诗”,妈妈很开心,优优很得意,反反复复跟妈妈对着玩儿。后来又教了她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她还没记熟,只有最后一个“楼”字说得比较准确,不过她已经认可了这个“对诗”的游戏。
昨天往家里打电话,优优忽然在电话里冲着妈妈说:“鹅,鹅,鹅。”我表扬她说:“优优真棒,又给妈妈背唐诗呢!”然后就跟优姥姥说起了别的事情,没想到优优在电话那头不停地插话,大声说:“**!”我和姥姥仔细分辨,都听不懂她说的是什么,只能听出是两个字,于是反复问她说的是什么,优优就一遍遍大声重复,我忽然恍然大悟——原来优优说的是“曲项”,她之前说“鹅,鹅,鹅”,是希望妈妈跟她“对诗”,妈妈没理解,她就大声提醒,告诉妈妈接下来该妈妈说“曲项”了,看来小家伙很喜欢这个游戏呢。于是跟优优对了几遍,我们都很开心。
唐诗宋词一直是我的心头好,虽然懂得不多,却总是读读就觉得快乐。优优出生后我经常冲着优优随口说一些,希望这种美好的韵律也能感染她。不以孩子会背多少首诗为欣慰,但是今后多了一个一起读诗、背诗的小朋友,那感觉,真好!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题目扣的帽子实在太大了,只是因为这篇博文与“书”和“诗”有关吧。怎么越来越觉得女儿在向着我的爱好方向发展呢,真希望优爸的工作能够闲一点儿,多陪陪优优啊,爱好多多,生活是不是更丰富、更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