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崖山海战陆秀夫负少帝投海,两宋历经320年,经济空前繁荣,文化不逊盛唐,科技突飞猛进。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http://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17041428-6EC9B9A7B2A3C786A03556BF949649BC/900?tp=webp
http://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721907366-D0EA52F75864B0DC3CA47E13D282CCDA/900?tp=webp
与豪迈的盛唐不同,两宋不管是在绘画、人文、诗词、还是其余方方面面审美都偏清丽,这种审美也深刻影响了两宋甲胄的形制发展。宋盔精致但不张扬,以细节称王。
要观宋代甲胄,影视作品不足信,《武经总要》录图又嫌粗糙,最好的参考对象就是李公麟所绘之《免胄图》。画作虽然是唐代题材,但里面的甲胄样式完全秉承宋制。在此画中,郭子仪侍卫们总共佩戴有四种兜鍪。
http://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67224894-2291786ACF75DC0BC3948BD467F4DF8E/900?tp=webp
▲免胄图局部
第一种:凤翅盔,该盔型脱胎自唐与五代时期,是折返顿项盔与凤翅盔相融合的产物。该盔由盔缨、盔体、盔脊、抹额、凤翅、顿项六大部分构成,盔脊、盔檐以祥云浪涛形贴片包边,正前方抹额与盔脊交接处饰以团花,左右凤翅根根翎毛乍起,纤毫毕现。部分此类盔带有凸出盔檐,盔檐样式形同日本当世具足兜,在《武经总要》中有收录图式。
http://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135821438-4AFAC9A9C68E242CFE5EC4B75E0FC9EF/900?tp=webp
▲武经总要收录之凤翅盔图样
第二种:笠形盔,这种样式的盔于宋朝首次出现,形似倒扣海碗,盔体绘有祥云纹饰,盔下缀顿项,这种盔型在南宋与元代十分流行。
第三种:莲沿笠形盔,在免胄图画卷靠近中央位置,有一位身着齐腰甲手牵战马的军人形象,其佩戴的头盔造型十分奇特,边沿翘起形同莲花瓣,不知是否为艺术夸张。
第四种:无名盔型,款式类似唐时步兵甲所配之兜鍪,护颊两侧没有凤翅形装饰,形制在《武经总要》中有收录图式。
“靖康之耻”后的南宋时期,宋军除了装备上述四种盔外,还出现了一种形似范阳毡帽,边沿如睡莲叶般反扣的笠盔。在南宋所绘的铁浮屠形象中,金军也有这种盔型,应是缴获自宋军。
http://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665233743-44F9BE2DB2A30309663EDEDA25D578EF/900?tp=webp
▲南宋甲士睡莲叶状笠盔
由于宋时周边国家汉化程度很高,所以宋盔不但没有受到外来元素影响,反而在同化周边国家的盔型。宋盔前承佛教色彩浓厚的唐盔,也没有下启元盔,所以宋代在我国甲胄兜鍪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立的时代。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虎符。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