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国际性医学会(ISSM)《早泄诊治指南(2010)年版》解读
(2012-12-18 10:46:42)
标签:
健康 |
最新的国际性医学会(ISSM)《早泄诊治指南(2010)年版》解读
2010 年7 月国际性医学会( ISSM) 在参考了《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 AUA) 早泄诊治指南》、《欧洲泌尿外科学会( EAU)早泄诊治指南》以及《阿拉伯性医学会射精功能障碍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 国际性医学会2010 年版早泄诊治指南》。
一、定义:早泄定义中都包括了三个共同的因素:很短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 IELT) 、不能控制射精、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交流困难(由射精时间过短而来)。因此将制定了原发性早泄的定义:射精往往或总是在插入阴道1 min 左右发生,对大多数或每次插入阴道后,没有延长射精的能力,有消极的后果,例如烦恼、痛苦、沮丧或/和逃避亲密接触等。
二、早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研究发现原发性早泄和继发性早泄可能由躯体障碍及神经生物方面的失调所致。以前认为主要是心理上的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致,生物因素的原因包括阴茎龟头敏感、阴部神经的高度敏感、中枢5 - 羟色胺能神经传递的失调、勃起困难、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以及精索静脉曲张等。但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研究证实早泄的任何器质性的病因。此外,在《指南》中还列出了遗传、甲状腺功能失调以及前列腺炎与早泄的关系。
1、早泄的遗传学因素。在经典的研究中,家庭成员中患早泄人数多的人易患早泄,并证实了原发性早泄的很短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 IELT)是遗传决定的。
2、甲状腺功能与早泄。目前有一些证据表明在压力、5 -羟色胺、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报道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有一半患者患有早泄,经过成功治愈后,发病率降低到15%。
3、前列腺炎与早泄。26% ~77%的慢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的男性患者中同时患有早泄,在早泄患者中也同时患有前列腺炎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考虑到前列腺在射精机制中的作用,局部炎症对一些继发性早泄患者的直接的影响是可能的,但慢性前列腺炎和阳痿(ED)、早泄之间的病理生理学关联目前仍不清楚。
三、治 疗
1、药物治疗。总结了所有推荐的治疗早泄的药物见表。
口服
达泊西汀
帕罗西汀
氯丙咪嗪
舍曲林
氟西汀
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
氯丙咪嗪
局部外用
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局部麻药和/或丙胺卡因霜、凝胶或喷雾可以有效的适当的延缓射精。在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或清洗掉有活性的麻醉剂,防止阴茎麻醉和可能导致阴道吸收以及由此产生的女性阴道麻木和性快感丧失。
PDE5抑制剂(他达拉非、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是治疗阳痿(ED)的有效药物。PDE5抑制剂用于早泄合并ED的治疗但并没有提供强大的经验证据支持,对于患有原发性早泄但勃起功能正常的男性不建议服用PDE5抑制剂 。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早泄的方案主要包括选择性阴茎背神经切断或透明质酸凝胶增粗隆大龟头,主要原理是降低阴茎感觉。在新的研究结果报告前手术在早泄治疗中的角色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由于外科手术有可能导致永久性的性功能丧失,手术治疗在《指南》中不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