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焦

(2013-05-04 15:44:24)
        我们短暂的一生,我们的焦点是什么。

从deadline谈起

        任何事物都有期限,每个事件或任务都有自己的deadline,过了特定时间点,事件或任务就发生质变。错过发车时间,赶不上旅程,错过截稿日,稿件会作废,进度延误,项目会失败......我们定计划,编日程,设置里程碑,通过大大小小的deadline,对事件或任务进行检查和控制,让事件任务在质变前完成。
        事件或任务的完成需要时间,deadline直观的为我们显示可投入任务的剩余时间。我们一般对deadline的描述是简化的。如果deadline是周五,现在是周一的话,那么我们还有5天时间,周二我们有4天时间,周三、周四、周五。。。我们可以对任务其他方面资源的投入进行调整,让其在周一至周五的任意时间点完成。我们换种方式来重述。
        完成事件或任务是需要投入时间资源的。deadline直观的显示了我们尚有的时间资源数量。如果deadline是周五,现在是周一的话,那么我们有可投入该任务的时间资源是5天计120工时,周二的话,我们还有4天96工时...周五我们有1天24工时。这是按照一个人不吃不喝计算,我们可以通过增减参与人员数量,技术支持和其他资源的投入,来调整完成任务的工时。我们根据deadline的显示,对资源进行分配,可以延长或缩短任务的工时,让任务在质变前完成,这都是人为可控制的。
        对比两种描述的区别,我们发现第二种描述更清晰表达了事件或任务的时间资源属性,deadline显示剩余工时数量,以辅助我们决策。而第一种表述更容易让我们对工时与时间混为一谈,工时是针对事件或任务而言需要投入的时间资源数量,可以多也可以少,是可控的。时间则是我们无法拥有和控制的,我们无法让其停止也无法加速,一天24小时,无法增加也无法减少,周一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过了周一,周二来了,周二后面是周三周四...我们永远不能像对待工时一样对待时间。
       不幸的是,我们从行动到思想都是认可第一种描述,工时与时间对于我们是同一个概念,因为我们的一生是以事件或任务为中心的。

生活的重心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大人话,上学了就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毕业了找个好工作,努力工作,结婚生子...当老了,我们会回顾自己一生做成了哪些事值得自豪,没做成什么事留有遗憾。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做无数的事,我们不是被事情推着前进,就是主动去完成某些事情。我们社会也是据此定义成功,你完成某件事,考试一百分,考得一个好学校,比赛获胜,研究取得成果,赚取财富等等这些都是是否成功的标志性事件,我们也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为自己设立完成各类事件或任务的目标,我要做完5页作业,每天要背70个单词,要拜访4个客户,这个月要完成2个项目,今年要赚取100万等等。我们被教各类完成事件的技能和窍门,我们被告诫做事要有计划,把大事件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来逐步完成,我们要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要创造条件去完成,我们做事要坚持,要提高执行力...... 我们的梦想是能完成某件事,坚持做某件事,直到事件完成,梦想是我们人生价值的寄寓,实现梦想,人生价值得以体现。有时候我们无事可做,无聊而想办法如何消磨时间,有时我们有太多事要去完成,时间总是不够用。完成各种各样的事件是我们的生活核心,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因为事件而存在。


时间与工时

       任何事件的完成都需要投入工时,工时是可以控制的时间资源。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的时间,不短也不长,单向流动,无法控制。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比如背单词,背50个单词需要30分钟,那么背单词这事件需要投入30分钟的工时,当你在背单词的时候,就是把自己时间中的30分钟用在背单词这事件中。如果没有背单词,那么你今天没有把自己的时间用在背单词这事件中。我们每天都在做这样的工作,花多少时间做A,多少时间准备B,多少时间完成C。不同的人在时间分配效率也是不同,如果背单词要耗30分钟的工时,你可能准备材料20分钟,上个厕所10分钟,顺便浏览下网页,看下邮件再消耗30分钟,终于开始背单词了,但又被其他小事打断,中断10分钟,终于完成了,从头到尾,你完成背单词这事件所消耗的时间是100分钟,远远大于背单词本身所需的30分钟工时。为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各类时间管理工具思想应运而生,晨间日记、行程表、GTD等,帮助我们解决何时分配时间,如何优先分配等,帮助我们尽可能用接近工时的时间来完成事件,尽量只消耗30-4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背单词这事件,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对焦

     我们的梦想是做成某事件,任何事件的完成需要投入工时,我们将自己的时间分配到事件中,直到事件完成,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以事件为中心来分配时间的一般表述。但我们知道时间是不由我们控制的,每天24小时,单向不停歇的流动,每流逝一个小时,就永远失去,不会再回来。那么对于这么稀缺和宝贵的时间,我们一直根据各类事件的需要来分配,事件所需的工时不停歇的分割占用我们时间,这样真的是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方式吗?
     生命有限,预期我们可以活到80岁,掐头去尾,我们真正能运用的时间就算50年,在这50年里,我们以我们做了多少事,完成了多少事件作为衡量我们是否活的精彩和有意义的标准之一,我们为完成某些事件不断的努力,以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来换个角度,50年有50个年,600个月,18000天构成,如果说每一天我过的精彩充实有价值,那么连续30天,我是不是过了一个精彩的月份,如果有12个月我过的很充实,是不是我过了一个有价值的年份,如果50年,那么我的一生是不是过的很有价值和意义?
       同样场景,不同的焦点不同的风景。诚实面对自己,倾听内心的渴望,每天设置不同的时间点检视自己,不要问做了多少事,回顾刚过去的2小时,过的充实自己满意么。有太多人无法诚实面对内心,甘让事件扭曲自己,或恐惧踯躅不前,或无力随波逐流,或性起虎头蛇尾,或绝望得过且过,或不屑听之任之,或成功忘乎所以,有太多的事由让你忽略自己的内心。尊重内心犹如越战期间,每晚在白宫前点蜡烛的穆司提,不奢望改变战争,只为自己能不让国家改变。一些人寻求内心的宁静,随手拯救了世界,一些人拯救世界达到内心的安宁。这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是解放自己的内心,还是让内心憋屈的活着,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选择题。


  不管你最终做出怎样的决定,时间在一秒一秒的流失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