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简称“拉章扎西奇”,意为寺院最高活佛的“府邸”。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709年),青海蒙古和硕特前首旗亲王察罕丹津派员赴藏,敦请在拉萨哲蚌寺郭莽扎仓(学院)修习的夏河甘加籍高僧华秀阿旺宗哲(或称俄项宗哲,即一世嘉木样活佛)返里建寺弘法。次年,阿旺宗哲带领弟子来到现夏河县城西郊,见龙凤二山遥相呼应,大夏河和缓流淌,冲击成一个半圆形的河滩,形似右旋海螺。确为一块龙凤呈祥的“金盆养鱼”之地,藏语谓之扎西,意为“吉祥之地”。如此造化神奇,钟灵毓秀的地方适合建寺。于是从1710年开始创建至今,历经三百年沧桑巨变,历六世嘉木样活佛和众多高僧大德苦心经营,不断扩建弘法终至如今规模。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自建寺以来,一直是安多藏区宗教文化中心。现有闻思(铁桑浪瓦)、续部上院、续部下院、时轮、喜金刚(季多)、医学(曼巴)六大扎仓。全寺现有大小佛殿48座,其中六、七层楼各一座,四层楼四座,三层楼8座,二层楼9座,镏金铜瓦歇山顶式楼4座,绿色琉璃瓦顶楼2座;嘉木样和其他活佛的府邸31院,吉哇(总管)院6所,大厨房6处,印经院1所,讲经院2处,嘉木样大师别墅2处,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10000余间,总占地面积1234亩,合为82公顷。拉卜楞寺寺主为嘉木样活佛,下有四大赛赤(贡唐仓、德哇仓、火儿藏仓、萨木察)、八大堪布、十八囊欠、大小500活佛之说,统辖八大教区、108属寺。辉煌时期有4000多名僧侣(藏语称“阿可"),现有1500余名僧侣,加之外来进修人员共有2000多人从事佛事活动、宗教研究。甘肃省佛学院也坐落于拉卜楞寺。年复一年,教学严谨、律法高明的拉卜楞培养造就了大批佛法高僧。藏传佛教格鲁教义星火燎原于安多藏区,拉卜楞寺功勋卓著。
1982年,拉卜楞寺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称“外不见木、内不见石"的草原金殿。这些殿宇多下宽上窄,略显梯形,别具名族风格。嘉木样和四大塞赤活佛的楼房墙涂黄色;堪布及地位相当于堪布地位的活佛和呼图克图(蒙语“活佛”)的楼房墙涂红色;普通僧舍墙涂白色。拉卜楞寺建筑按其用途分为经堂、佛殿、活佛的府邸“囊欠”、僧舍和其他五大类。以六大学院经堂最为有名。参观拉卜楞寺门票40元,大可一观的有大经堂、大小金瓦寺(弥勒佛殿或寿禧寺、释迦牟尼佛殿)、狮子吼佛殿(寿安寺)、宗喀巴佛殿、藏经楼、贡唐宝塔(门票10元)、酥油花馆、文物馆、珍宝馆等。拉卜楞寺这一“卫藏第二中心”无论在经学教育、经书收藏、塑像文物、壁画唐卡等方面均位列安多藏区第一,无出其右。朝觐拉卜楞,可选择在正月祈愿法会(正月初三至十七)、二月法会(二月初四至初八)、时轮金刚法会(三月十五日)、娘乃节(四月十五)、七月法会(六月二十九至七月十五日)、禳灾法会(九月二十九)、燃灯节(十月二十五)。如今的拉卜楞寺已然成为国内外旅游者出行川西北、甘南一线的重地。拉卜楞距离甘肃省会兰州265公里、合作72公里、郎木寺240公里,交通便利。每年前来参观、膜拜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神仙居客栈 黎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