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者千虑陶恭祖

(2010-03-24 15:22:39)
标签:

陈创

历史

麋竺

别驾

陶谦

徐州

陈鲁迅

文化

智者千虑陶恭祖

◎陈鲁迅

智者千虑陶恭祖

 

每每读过《三国演义》,我们便不免大加感慨一番。一部三国史,俨然成了老实人和奸诈贪婪之辈的斗争史。其中陶谦、鲁肃、刘备、刘表等人更是以“老实”而出名。但是当罗贯中先生塑造老实人的时候,往往以失败结束。哪怕是他苦心经营的刘玄德,最终也只能病死白帝城。因此,读者往往唏嘘不已,感叹一部尔虞我诈的斗争史最后全让奸诈、卑鄙的人走向胜利。

 

然而,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是罗贯中先生苦心经营的“老实人团体”实际上并不是老实人。当罗先生将刘备“鞭打”督邮嫁接到张飞身上时,我们就已经能够明白人性本来就不会有单纯的善,尤其是这种群雄争霸、你死我活的拼杀时代。

陶谦先生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以不羁、敖戏无度而在县里出名。不过,他和刘备不同,很爱学习,被举荐为茂才。先后担任舒县县长(令)和卢县县长(令)等职位。他在职的时候,为官清白,治内生平,不与豺狼为伍。

然而,当群雄割据时代到来的时候,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显然也不能免于战火。虽然董卓之乱后,大量流民涌入徐州,使得徐州更为强大。但是因为战略地位的重要和人口富庶的原因,使得周边的诸侯时刻觊觎着眼前的这块肥肉。

终于,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得知曹操发迹以后,带领家中妻小一干人等前去投靠曹操。路过徐州的时候,陶谦好酒好肉的招待他们,并派遣部将张闿沿途护送。结果张闿见财起意,在泰山郡华、费之地杀了曹嵩一家,劫取财物,然后投靠淮南去了。于是,早就觊觎徐州的曹操以“报父仇”的名义大举侵犯徐州,彭城一役,陶谦大败。曹操发动了著名的徐州大屠杀,从此徐州也成了人间炼狱。不过,当曹操大举侵犯徐州之时,传闻袁绍意欲袭击曹操,曹操于是退兵。而此时徐州周边青州刺史田楷、平原相刘备等人前来援助陶谦。

陶谦深谙用人之道,很早就看出此时势力弱小的刘备是英雄之才,便将自己的丹阳兵三千赠与给刘备,并让刘备屯守在小沛。后来,曹操再一次袭击徐州,日暮夕阳的陶谦显然已经不能够抵抗。但是幸运的是此时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与其弟原广陵太守张超迎吕布入兖州,徐州又一次免于曹军屠刀。

就在这一年,陶谦因为忧虑,最终一病不起,留下了临终遗言:“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是年六十三岁。

张昭听说陶谦去世,非常悲痛,哀辞曰:“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以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三国志》裴注引《吴书》)

而陶谦去世时,并没有上演临终托孤一类的滑稽剧,而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平平淡淡做了一辈子平民,陶氏子孙再也没有出现三国时代弥漫着硝烟战火的战场上。

 

当我们为陶谦的去世而感到哀叹的时候,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当时人人觊觎权力、幻想着建功立业的时代,陶谦甘于为徐州州长的职位隐居于诸侯争霸间,而当他去世时,也没有理所当然的将自己的地盘传给自己的子女,而是托付给一位还不是很熟悉、实力弱小的刘备手中。

东汉时期,以“清议”来评论人物的德行,而受到有名望的人好评的人往往能升官发财。但是,终究是纸上谈兵的文字游戏。很少有人能对于自己看重的托付至重的,而陶谦的一句“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表明了他对刘备的认可,同时也身体力行,将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多年的徐州交给刘备,目的自然是希望刘备不能辜负他的期望。而当一位大智者达到道德的境界时,已经能摒弃人性的自私,他选择让自己的子女甘守清贫,而让能成事者大展宏图。

为此,笔者对于世人认为陶谦“狡诈”或者“老实”的看法不置可否,只想说乱世之际的陶恭祖无愧于“智者千虑”一词。

其一、陶谦手下官员,大多为当世名人。

麋竺虽然没有处理繁重事情的能力,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仍有所长,在刘备集团一直地位很高。而陈登更是受到刘备等人的赞扬。其余王朗等人,更是闻名于当世。

其二、陶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东海麋竺,“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的当地富豪,被陶谦“辟为别驾从事”;下邳陈登,公族子孙,时年二十五,为东阳长,陶谦表其为典农校尉,将屯田重任交与其手;还有张昭,《三国志·张昭传》称“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但是陶谦死后,张昭的表现反而是悲痛万分。而《三国志》中记载的“以忠直”为陶谦“见疏”的赵昱,则是被陶谦硬请做官的,先任“州之股肱”地位的别驾,后举茂才,迁广陵太守。而另一徐州名士东海王朗,自其师太尉杨赐死后,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几次都不应。可是陶谦一来徐州,举其为茂才。他却马上受命而来,担任 “治中”一职。而最为著名的刘备,在没有被他人注意的时候,首先被陶谦注意,并得到重用。

其三、陶谦首先摒弃世家大族的继承方式。

当时,大凡世家大族的子孙往往能高官厚禄,到了东汉末年,地方大员几乎都是父死子承、兄死弟继的模式,比如袁绍死,地盘被几个儿子分了。刘表死,儿子刘琮继任荆州牧。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而陶谦洞察到时势的混乱,也了解子女的能力不足。于是睿智的放弃了儿子继承自己的地盘的想法,将自己的地盘赠送给刘备。

睿智的陶谦正是因为对时势的洞察和对人才的妙用使得自己的子女虽然平凡但是免于战火的荼毒,使得自己虽死,而手下的那些宾客、将领得以在未来的三国战场中大展宏图。

2010年3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