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烟上架

标签:
东北宋体白露黄烟二十四节气歌 |
分类: 一知半解 |
http://s14/middle/62b06a98gc9021f4719fd&690
http://s3/middle/62b06a98gc9021ffb7162&690
http://s7/middle/62b06a98gc902209cebc6&690
http://s14/middle/62b06a98gc9022178185d&690
http://s3/middle/62b06a98gc902228bdda2&690
http://s4/middle/62b06a98gc9022517e3b3&690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虽然还很热,可是夜晚之后,气温下降十多度,这温差就形成了露水,这在夏末也是有的,但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而赶上气温更低的天气,那白露就凝结成轻轻的霜了。正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黄河以北,特别是东北地区,过了白露,这样的轻霜就多了。对于怕寒的植物,叶子晚上点上轻霜,白日阳光一照,就打蔫了,像被热水烫过一样。所以就必须收割了。
烤烟是一种专采叶子的经济作物,那叶子也非常怕寒。被霜点过的烟叶就发苦了。所以东北地区烤烟到了白露就要收割了。收割下来的烤烟叶子必须趁秋高气爽的日子晾晒干了,才能贮存,于是烟农便在自家的院子里搭上架子,把割下的烤烟叶捆成小把用草绳穿起来挂到架子上。白天晾晒,夜晚那烟架子就用草帘子盖上,以免被霜点着。白天热度高,那烤烟就晒成土黄色的,老百姓称之为“黄烟”。对于种植大户,光有烟架子是不行的,因为赶上雨多的秋天,烟就晾晒不好,卖不出好价钱,于是就要盖凉烟楼子,那楼子很像新疆晒葡萄干的楼子。
种烟的技术一半在种一半在晾晒。种的技术是让烟叶子长大,长厚,薄叶子烟少,吸起来没劲,就像人们喝的低度酒;只有叶子厚了,烟才长成了,晒好后吸起来像陈年老酒。晾晒主要是晒出好颜色,卖出好价钱。晒烟也是很辛苦的伙计,一日要不断地翻动烟叶子,让它均匀受光。这样晾晒出来的烟叶子全叶都是土黄色的。除了种和晒,割烟也是技术活。那烟叶子是对称向上长着的。割的时候从上往下,把烟梗全都分割在烟叶子上,这样既压分量,也便于挂晒,还防止烟浆渗露出来。
黄烟生长期比较短。在东北,为了节省土地,农民们往往是在土豆地里栽烟。就是等土豆秧子长到几寸高的时候,在垄边把烟苗栽上。等土豆起了的时候,烟苗已长半尺多高,把它重新合上垄,再过四个节气,即两个月的时间,黄烟就成熟了。过去说东北农作物一年一熟,这是不确切的,因为这土豆和黄烟交叉着种,就是一年两熟,而且效益颇丰。
我下乡的时候,农村比较富裕的人家大都是种黄烟的行家里手。他们在自己家仅有的几分自留地里,种上土豆和黄烟。每年光这两项收入就可达二三百元,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收入。现在土地承包了,地多了,人倒懒了,到农村走走,很少看到有两茬作物串种的。
“白露烟上架。”在大面积种植黄烟的地方,那一架架晾晒着的黄烟,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