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朋友写序言
(2012-01-10 07:20:48)
标签:
仇方迎北京序言林峰林锋 |
分类: 一片冰心 |
写序言理智要高于感情。序言是对一本书的整体评价。作为评价,就一定要公允,否则就失去意义。过于倾注情感,就容易忽视客观和理性。记得当初北京的朋友仇方迎要出《诗词里的人生故事》一书,请我给写个序言。仇方迎是科技日报社主任编辑,是文笔大家,我平日对其就很崇拜。接到邀请后,我很激动,并以仰视的心态读完他的全部作品,马上动笔去写。三千字的序言几乎是一气呵成,里面充满了对作者作品的崇敬之情。文章发回北京后,我一直期待回音。第二天,仇方迎恢复了三个字:“不合格!”我看了很是纠结。接着仇方迎给我又发来一封信,心中的基本意思是:做为序言,一定是站在比作品更高的角度来评价作品,切不可以仰视的心态来写一些赞扬的文字,那不仅不能抬高作品,反倒流于俗气,降低作品的品味。看了他的信,我豁然开朗,重新审视他的书稿,并从一定的高度再次动笔,切中肯綮地谈了优缺点。写完后发过去,马上得到回复:“很好!”。
写序言要选准切入点。大凡来说,求写序言的书都在几十万字,如果面面俱到去介绍全书内容,不仅不可能,也无法起到序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写序言,一定要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反复提纯,找到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再深入挖掘。只有这样,你的序言才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前不久,我们区作协主席林峰先生要出一本名为《放歌集》的散文集,让我写篇序言。林峰是我们区很有成就的老作家,为其书写序,却是费了很大的脑筋。我先是钻到书稿中,将他的上百篇几十万字的作品认真读了两遍,然后再从作品中跳出来,从宏观上再去审视全书。我倏然感受到,林峰的散文集篇幅众多,但贯穿着热爱党和国家的主题,而不同的文章章法变换,语言灵活。于是我便把这鲜明的总体感觉提炼出来,以“执着的思想,变化的形式”为题,写出了一千多字的有扬有抑的序言,林锋先生看了很满意。
写序言一定要因作品而异。要写序言的书稿,形式不同,内容迥异,不可千篇一律。对于诗歌类的作品,因其本身含蓄内敛,所以在序言中最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下原诗的经典诗句作为评价佐证并给予恰当诠释,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对于像小说一类的较通俗的作品,则可点明其基本框架和主要情节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恰当评价,达到一定得导读作用。
求人写序言,多为“言自己不便之言,观自己难观全之处”,因而写序言者一定要弄清自己使命。我现在已应人所求,先后给仇方迎,丁克见,章子建,夏阳,林锋,李福凯等朋友写了七篇序言,得到了难得的锻炼机会。我自己给自己写出的序言的评价是“差强人意”。当然,也有人求写序言,是找名人和高官,以起到抬高自己作品的作用,那则不是吾辈能承担得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