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的故事
(2011-06-29 08:14:00)
标签:
壁下大蟒蛇宋体倒木水泡子 |
分类: 一望无际 |
最让我难忘的是听我岳父讲述的。我岳父曾在黑龙江省三河屯林业局工作过。他曾有两次见到蟒蛇的经历。
有一次他和两个同事进深山采蘑菇。在山里,他们转悠了很长时间,都感觉累了,就想歇歇,正好在一个岗梁上看见树丛中有一棵比电线杆子还粗的倒木。那木头看上去倒下的时间不长,黑褐色而又皴裂的树皮间杂着点绿色,很象一棵落叶松木。他们于是走到倒木上坐下。有一位老哥随手掏出眼袋,从栓在眼袋上的布兜里撵出一撮老黄烟沫放到烟袋锅里,用嘴把烟袋叼上,然后掏出火才擦出火把烟袋锅点着,接着就“吧嗒”“吧嗒”地抽起来。一会功夫,一袋烟抽没了。这位老哥就把烟带嘴从嘴里拽出来,顺手在倒木上磕了几下。突然,那倒木晃动起来。几个人不约而同站起来,定睛一看,那倒木竟然顺着山岗快速滑下去,草地下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大家这才反应过来,这原来是一条大蟒蛇。三个人掉头就跑,一直跑了几里路才停下来倒在地上喘粗气。
还有一次我岳父一个人见到了大蟒蛇。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晨,他到山里的一个大水泡子去钓鱼。这大水泡子坐卧在一个峭壁下的大沟膛子里,方圆有几亩地那么大。峭壁下长着很多半人高得水草。在峭壁的对面的泡子沿,有几块大石头。我岳父就在石头上坐着钓鱼。那天鱼很愿意咬钩。钓上来的多是小擀面杖大小的黄泥鳅,也有几寸长的老头鱼。正在他高兴地垂钓的时候,突然听到对面峭壁处,有嗖嗖的风声。抬头望去,崖壁下的水草裂开一道缝隙,像被疾风吹开的似的。突然,那缝隙开到水边,一条大蟒蛇的头露了出来,这头有小筐那么大,血红的大嘴伸到泡子中喝水。我岳父扔下鱼竿拔腿就跑,一直跑回家里,倒在炕上病了好几天。从此他再也不去那个泡子钓鱼了。
比较离奇的蟒蛇的故事是我在中学下乡支农时听当地老农说的。辉南县有个安子河乡。在该乡的南面有座很高的山叫帽山。所谓的帽山就是在山巅有个凸起的砬子。砬子如何形成不知晓,但有一处的砬子从外观看裂开的时间不长。这凸起的砬子远看像个帽子,故而人称之为帽山。那年我们支农就住在帽山脚下的屯子。听老农讲,土改那年夏季的一个雨天,人们只见那帽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震耳欲聋。第二天有人上山,看到那砬子有一处新崩裂的地方。在崩倒的乱石堆里,发现了有水桶那么粗的几骨节蟒蛇。那几骨节蟒蛇后被工作组运到那里不知道。
这都是听来的故事。不过从东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的环境看,当年有大的蟒蛇是可能的。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上的蛇也很多,像铁锹把那样粗、两米来长的蛇还常有人看到。但近几十年别说大蟒蛇,就是半米长小蛇也很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