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街、老屋、老桥、老人(乌镇南栅印象)

(2011-03-25 07:17:13)
标签:

老街

宋体

乌镇

老桥

老屋

分类: 一望无际

     http://s10/middle/62b06a98g9f42b8c54e69&690
     水乡乌镇,与周庄齐名,也都在江苏省。与周庄不同,乌镇景区人为地分为两处:一处是东栅景区,是镇政府所建所管,门票120元;一处是西栅景区,是开发商所建所管,门票二百多。据说栅在当地有河网的意思,把街区叫栅是因其顺河而建的缘故。两栅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就如我们一般城镇的两条街。到乌镇去的游客,多被拉到东栅,因为东栅街短,只需一个小时就游完,而西栅则要游两小时,所以旅行社和导游都图自己方便把游客引到东栅。。

   其实,乌镇还有个没开发的南栅。这个沿古运河而建的古街全长一千多米,至今保留着原滋原味的古街风貌。笔者近日去乌镇,特意去看了南栅,印象颇深,怎一个“老”字了得。

                        老街

http://s14/middle/62b06a98g9f42bc54f8ad&690
     http://s1/middle/62b06a98g9f42bea533b0&690

http://s15/middle/62b06a98g9f42c0aba7ae&690
    南栅的老街才是真正的老街。这里几乎没有现代痕迹。也正因为如此,它显得很破旧,破旧的像个乞讨的老人。老街很窄,窄得“脚下一条线,头上一线天,雨天省雨伞,晴天像阴天”。老街是用石板铺就的,现在多数石板已破损。走在老街上,不能穿高跟鞋,穿高跟鞋易崴了脚脖子。老街很直,闭眼睛走几十米没问题,远看像一条隧道。

                    老屋

http://s16/middle/62b06a98g9f42c444067f&690
   http://s10/middle/62b06a98g9f42c6cf8c69&690
 http://s9/middle/62b06a98ge389bd4dca58&690
    南栅老街两旁是很老的房子,老的仿佛要掉渣。但老屋的“脸面”还像一个贵族老妇人,能折射出当年的风采。老屋有好有差。好的是当年有钱有势人家住的。走进这样的老屋,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几进院落,还能感受到当年的气派。差得是当年做小买卖人住的门面房,现在还有人住,门多数开着,里面黑洞洞的。

                    老桥

http://s11/middle/62b06a98g9f42cb4bc01a&690
   http://s10/middle/62b06a98g9f42cd6fd019&690

http://s12/middle/62b06a98g9f42cfbdd05b&690

老街中有两条古运河的支流穿过。河上有桥。那桥太老了,老得像一个驼背的老人,一咳嗽就要把腰扣到一起。老桥上长着树,树枝婆娑,掩盖了老桥的全部面目。所以注视它的“驼背”,根本看不出是桥。老桥已经破损严重,像个被撞坏了脸面的人,五官都已挪位,但走上桥去,还能感受到它的筋骨的硬朗。

                    老人

http://s9/middle/62b06a98g9f42d30d7908&690
   http://s12/middle/62b06a98g9f42d4f4ba0b&690
   http://s14/middle/62b06a98g9f42d68962cd&690
http://s7/middle/62b06a98g9f42d7fbee26&690
    老街上很少看到年轻人。据说年轻人没人在这又潮又荫的老街住,因而在老街上见到的,除了少量的游客外就是老街的老人。他们或在街上佝偻前行,或坐于自家门外晒着太阳,或在黝黑的门洞里看着自己的小买卖,或俱在某个老屋里打牌。偶有摩托车穿街而过,都是绕开老人,突突地驶去。

http://s10/middle/62b06a98g9f42db2f9019&690
   http://s5/middle/62b06a98g9f42ddf01064&690
   老街贵在老字。走进这里,你仿佛走进了幽深的历史,那一砖一瓦都在向你述说着久远的故事。

听说要老街有人要开发,出过大价钱,是喜是忧无人知晓。如果在开发中破坏了它的“老”字,那它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但不开发保护也成了问题。街在老,屋在老,桥在老。这样下去,不用太多的时间,随着老人们的逝去,这老街、老屋、老桥都将成为永久的历史。

到乌镇,不到南栅老街看看,就无法感受到乌镇的底蕴。

                       20113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周庄与乌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