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爆仓第一案折射啥问题?
(2013-11-18 16:21:35)
标签:
财经 |
上市公司威华股份的一纸赣州稀土借壳公告,彻底打破了市场上之前期盼的赣州稀土借壳昌九生化的“预期”。随着威华股份的连续多个一字涨停,昌九生化则连续7个跌停。7个无量跌停导致昌九生化股价腰斩。
这让此前融资买入昌九生化的投资者很快面临补交保证金和被强制清仓的风险。然而,由于连续无量跌停不仅投资者无法卖出还款,融出资金的券商也无法强制清仓。甚至有券商表示要通过法律途径向投资者追债。
“融资融券”又称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上交所、深交所从2010年3月31日起正式开通融资融券交易系统,开始接受试点会员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自此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
一般认为,由于投资者偏向于做多,所以融资买股票比例占据绝大多数,而融券比例比重过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交易所的“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至今,真正面临大规模暴仓危险的,昌九生化还是第一案。那么从“融资融券”暴仓第一案中,投资者和管理层又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其一,昌九生化怎么会成为融资融券的标的?在昌九生化遭遇“黑天鹅”的同时,也有人对于目前融资融券标的选择标准提出质疑。按照上交所相关规定,昌九生化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主要符合了下列条件:在本所上市交易超过3个月;融资买入标的股票的流通股本不少于1亿股或流通市值不低于5亿元,融券卖出标的股票的流通股本不少于2亿股或流通市值不低于8亿元;股东人数不少于4000人。
此外,还需满足在过去3个月内没有出现三类情形:日均换手率低于基准指数日均换手率的15%,且日均成交金额小于5000万元;日均涨跌幅平均值与基准指数涨跌幅平均值的偏离值超过4%;波动幅度达到基准指数波动幅度的5倍以上。
笔者认为,作为一家持续亏损且资不抵债的昌九生化竟然入选了上交所扩围的“两融”名单。而据昌九生化今年三季报披露,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再亏5506.57万元,每股净资产为-0.1194元。把这种即将暂停上市公司公司列入“两融”名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监管层和券商都应该对此进行反思。
其二,
毫无疑问,融资融券加速了昌九生化的下跌。目前融资融券采取的是保证金制度。一般来说,投资者交够了足够的保证金就不会被平仓。但是当融资融券的担保比例低于150%的警戒线时,投资者必须在约定的期限内追加担保物或自行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当低于130%的平仓线时,证券公司将强制平仓。
从昌九生化最近几日的融资偿还额来看,目前除11月4日和11月12日分别达到1303.3万元和1538.74万元之外,其他几日的融资偿还额只有几百万元。截至11月13日,昌九生化尚有融资余额2.93亿元。也就是说,此前3.54亿元的融资余额,在连续7个跌停的情况下,只有6100万元的资金出逃。这里不排除那些因为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强制平仓的投资者。从这个角度来看,融资融券加速了股价的下跌。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融资融券对标的股票的做空能力。
其三,很多投资者拿生家性命赌昌九生化被重组,犯投资之大忌。
无独有偶,孔先生是某营业部的VIP客户,信用账户对账单上显示,他持有29.89万股昌九生化股票,其中一部分是用350万元的融资资金购买的。在经历连续7个跌停之后,他的资产只剩下421.87万元,扣掉融资债务,原本500多万的身价,如今只剩下了个零头。他表示:“打算本周一(今日)去上海咨询一下,如果被平仓,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笔者认为,很多投资者将所有积蓄都去“押宝”在昌九生化上面,而且还动用了“融资”杠杆,实在大为不妥。现在通过“融资”杠杆购入昌九生化的投资者们为了防止爆仓,希望管理层将停牌延迟到昌九生化找到新的重组对象那一天,或者有关部门出手救市,但这种可能性非常渺茫。当昌东生化开盘的那一天,广大投资者将面临爆仓噩运。
昌九生化只是一个资不抵债,连续亏损的企业,它唯一能够吸引投资者“融资”购买的原因就是传闻其即将被赣州稀土借壳上市,结果很多投资者盲目押宝,造成巨大损失。此外,管理层也有责任,为什么会将昌九生化这种亏损企业纳入“融资融券”的标的股票?最后,我们也看到了,融资类股票一旦受到利空打压,因券商、机构强行平仓,其跌幅远远比普通股票要可怕得多,投资者很容易把自己玩进去。所以,作为融资融券第一爆仓案,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