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0日),创业板迎来了3周年生日。这意味着,首批登录创业板的28家企业已进步入全流通时代。然而,在盘点过去3年的创业板的发展之路,我们却发现创业板呈现出广大投资者深套其中,企业高管套现快速致富的奇怪景像。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现有的355只创业板个股中,有221家股价处于破发状态,占比高达63%。创业板登场之日是2010年6月1日,基点为1000点,而事隔三年后,创业板指数已经跌至688.69,跌幅远超同期上证指数。
照理来说,创业板的推出,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结构的重要举措,其主旨意在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业板的开设被当时媒体称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在经历三年之后,创业板让很多投资者亏得遍体鳞伤,也有投资者对其戏称为“伤心板”、“问题板”,有人还将其批为“散户的坟场”。那么创业板为啥会成为很多投资者挥之不去的噩梦?创业板的暴跌揭示了A股市场的啥玄机?
首先,创业板容易业绩大“变脸”。创业板上市之初就被贴上了“高成长”的标签,正因为其高成长,所以市盈率也被订得很高,有的创业板股票(如海普瑞)的市盈率高达70倍以上。但在创业板推出的一周年之后,投资者却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乃家常便饭,而且至今没有改变。宝德股份是2009年10月首批上市的创业板股票之一,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降幅高达82.07%。该公司目前仍处于业绩滑坡状态,2010年净利润1300.70万元,2011年净利润降至810.27。2012年三季报称,由控股子公司亏损原因,全年利润同比或将下降50%-80%。
不仅如此,到了第三年,创业板新上市的公司业绩“变脸”依然频频,真不知道发审委是怎么审的。“变脸”速度最快的是8月7日上市的南大光电,2011年净利润17774.25万元,较2010年的5612万元猛增,正因如此,才以66元定价,成为今年以来上市最高价的新股。但出乎意料的是,南大光电在上市前晚发布公告称,"经初步估计,2012年1至9月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约为40%左右。"已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南大光电净利润同比滑坡52.42%。如果一个新股上市三年之后业绩出现变脸,这很正常,但是现在很多拟上市公司,为了能早日上市,就为自己的业绩进行涂脂抹粉,而一旦上市之后业绩立马出现大幅滑坡,我们在深责发审委难辞其咎的同时,也在为给广大散户投资者出现的亏损而深感忧虑。
再者,创业板新股三高发行。有统计称,今年上市的74只创业板新股,在IPO过程中超募高达131亿元,超募率高达70%。而这些超募来的资金,大多不被上市公司用在其主业拓展和研发之上,而是要么放着存银行吃利息,要么将超募资金投向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市场。创业板新股的三高发行,严重的透支了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性,这就造成了超募收入归了上市公司,而被套高位的却是广大中小投资者。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国民技术发行价87.50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61元,目前复权价跌至40元。尽管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已经大跌至30倍,但与主板市场平均市盈率10倍相比,还是明显高估。所以创业板三高发行真是害死人。
最后,创业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富板。创业板公司上市已三年,在这期间小非及高管减持不断。据统计,首批28家上市公司股东及高管三年累计减持超过42亿元,造就了一大批千万、亿万级富豪。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三年以来,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中有26家公司共计74位高管辞职。如此之多的高管辞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持套现在为之。试想这么多创业板高管集体辞职,离开其本职岗位,只能说明这些高管并不看好自己的公司,那么投资者又凭什么要看好创业板呢?所以今天创业板一旦解禁对其股价长远走势将是极大的利空。
创业板从2012年12月20日的1239.60点的高峰之后一路下跌至今,已经跌去了44%,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是无尽的伤痛。目前其平均市盈率约30倍,与10倍左右的主板相比,还存在着较大泡沫。今天其首批上市公司又集体解禁,看来创业板块还远没有跌到头。创业板的惨跌其实就是一个A股市场的缩影,它寓示了一个只重融资,不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市场,是很难出现长期牛市行情的。当年创业板行情的昙花一现,也证明了A股的牛短熊长的规律始终、并长期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