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远洋咋成为年度A股“亏损总冠军”?

(2012-05-16 13:39:37)
标签:

股票

根据最新披露的2011年年报显示,中国远洋全年亏损高达104.5亿元,成为年度A股“亏损总冠军”。不过,最近央视就中国远洋的巨亏策划专题节目时却吃惊的发现,这家上市公司和它的母公司远洋集团的官方网站上,看不到任何公司业绩的文字和数字。有人曾调侃称:“现在偌大的中国远洋,最怕听到的恐怕唯有‘业绩’两个字”。

     作为一家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中国远洋出现这样的巨亏,在让人痛心之余,也颇耐人寻味。这几年,我国的央企借助于政策扶持而纷纷做大做强,现在有着国资背景的企业已经在经济结构中占据很大权重,他们的经营业绩也令人刮目相看。去年,央企的主要经济指标又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2万亿元,年增长20%;累计实现净利润9173亿元,年增长6.4%;累计上缴税金1.7万亿元,年增长19.7%。我想,如果没有中国远洋出现巨亏,拖了大家的后腿,央企们交上的这份成绩单可能还会更好看一些。

      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央企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中国远洋也同样享受着中央给予的政策支持,比如它能够通过定向增发轻松募集127亿元资金,收购大股东中远集团下属的干散货船队,从而将自己打造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干散货航运企业。显然,中国远洋实现了做大的目标,不过可惜的是,它离开“做强”的目标还很摇远。

       中国远洋与其他央企相比,有一个致命劣势,尽管它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得到政策支持,而它的业务拓展的方向却是在国际市场上。当中国远洋来到国际市场上,充分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之时,他的央企身份就已经不起作用了,它必须面对国际市场上惨裂的价格博弈。此时中国远洋突然发现,国资委已经不可能给它提供一个托底的价格,也无法“约谈”并“压制”它的竞争对手了。显然,离开了垄断和政策扶持的中国远洋对国际市场很不适应,自然它出现了巨亏也是理所当然了,因为它在国际市场上已经不能享受“央企”的殊荣了。

      当然,说到底,中国远洋毕竟还是一家央企,所以他们亏损不是由政府照单全收,就是由中小投资者买单。如果换成一家民营企业出现巨亏100多亿的状况,企业很可能要破产,老板也很可能不是“跑路”就是“跳楼”。显然,中国远洋却没有这样的担忧,有政府在其背后的支撑,它完全可以成为一艘“虽千苍百孔,却永不沉没”的航母。

      中国远洋2011年全年巨亏104.5亿元,成为年度A股“亏损总冠军”,这无疑给一直支持他、关心他的中小投资者拨了一盆冷水,从中反映出其二大战略决策失误:首先,不计成本盲目扩张,此举虽然能够迅速做大,但并代表能迅速做强。当其拆巨资向往打造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干散货航运企业时可曾想过,万一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大宗商品需求骤减,他的这些所谓的“最大规模”的产能,就会拖死他。还有,中国远洋作为央企,在国内可以受到政策的呵护,当这个受尽庞爱的“共和国长子”要面对当今天日益白热化的国际干散贷航运价格竞争之时,显得稍微稚嫩了一些,便出现了极不适应的现象。

     看来中国的央企、国企在国内享受着政策的红利和垄断的溢价,才有骄人的业绩,而当他们逐步失去了这些红利之后,我们只能惊愕的发现这些共和国的长子存在虚胖,且隐疾重重。这不仅不值得夸耀,还让人不免产生丝丝隐忧。所以,中国远洋现在要面对的是,如何仅凭自身实力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跟,这就需要中国远洋转变自己的发展观,由原来的一味追求“做大”转变为如何“做强”?而唯有“做强”才是其在国际干散货船运市场得以生存,得以扭亏为盈的不二法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