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该为20年后我们“老无所养”而反思?

(2012-03-31 15:38:59)
标签:

财经

最近媒体爆出二则新闻一下子把中国人的养老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是专家预计,2035年中国将只有3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老人,养老金短缺将是今后各届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未来政府对养老金的投入将是“有心无力”。二是史上最牛养老金故事,说浙江台州一老人17年一次性缴费200元购买了农村养老保险,如今每个月只能领到2元钱的养老金。

     如今养老问题已成为世界性大难题,除欧债危机使原来高福利的国家忙着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降低养老金外,就连社保制度最为健全的美国也不例外:退休年龄一再延迟,社保危机重重。2005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曾预计:“2018年,社保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自那以后,社保缺口将逐年递增。到2042年,整体社保系统将被消耗殆尽,全面破产。”而在中国“京报调查”显示87.2%的人对养老现状很不满意,81.4%的人认为政府的投入不足。另据《2011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称,14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不抵支出。我认为,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二大原因使20年后中国人将无老可养!

     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未来无人供老

    专家预计,2035年中国将只有3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老人。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当时的决策层认为,中国的老龄化最快也得在2020年以后才出现,并且能够做到老有所养。但是实际上中国在1999年便进入了老年化社会。如今绝大多数人只有一个孩子,今后一对年轻夫妇得扶养四个以上的老人,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显然“养儿防老”恐怕无力维持。家里的孩子承担不了,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寅吃卯粮,由于未来缴纳养老金的年青人逐年减少,退休人口日益增多,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恐怕也很难持续下去。

    不仅如此,中国的养老情况还远比美国要差,1996年-2010年平均生育率只有1.4人左右(北京、上海只有0.7人左右),而美国人口结构要比中国略好一些,现在的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子数)还有2.1。目前来看,中国8.4个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老人,2035年将恶化至只有3个劳动力人口对1个老人。显然中国的养老金除了要保增增值之外,如何未雨绸缪则是当前决策层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有人认为大城市可以适当放宽外来人口的户籍限制,拿外来劳动力缴纳的社保来供养城市中的老人。也有专家提出,允许城市年青人生育二胎。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要为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进行反思。

    人民币迅速贬值使我们无法养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农村不少地区试点养老保险,当时的许诺是最低缴纳200元,并按照存款利率计算,等老了以后每月能够发放十几元的养老金。随后银行利率的持续走低,“老农保”不断缩水,再也难以兑现每月发出十几元的约定,时至今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3.5%。单从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2元钱养老金是怎样出炉的了。而今日十块钱二根大葱的价格,已经让2元钱一个月的养老金不知该如何来养老。即使拿当前正在中国农村实行的“新农保”来讲,农民能够拿到的养老金也就几十元,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保证货币的购买力了。

    自打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美联储开动了印钞机,想通过印钞的手段把危机转嫁世界,由于美元是世界性货币,大量美元流向全球,美国的核心通胀率如今也只有1.9%。而中国的央行的货币超发速度到了令人惊愕的程度,1990年时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和流通中现金M0的余额分别为1.5万亿、6950亿和2644亿,到了2011年则分别为85万亿、28万亿和5万亿。短短二十年,增长了56倍、40倍和19倍。M2据然接近GDP的2倍,货币的购买力自然会大幅贬损。难怪央视名嘴崔永元称二十年前月入500元觉得很幸福,而现在月入万元钱却不够花。如果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按此速度继续下去,再加上个人账户被挪用的动辄万亿元的养老金空账,估计20年后,中国社保基金将无力支撑民众最基本的养老。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要确保民众养有所养,第一步要确保人民币币值的坚挺,绝不能让百姓的养老钱、血汗钱的购买力打了水漂!要确保经济增长可以有很多手段,靠印钞票解决不了任何经济问题,基础货币的投放也要根据经济增长的需求制定。再者,政府应该取消养老金双轨制,进行并轨,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参加到养老统筹中来(增加养老金缴费人数),在这个前提下,逐年加大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投入。最后一步,才是进行多元化投资,把民众的养老金投向国债市场、股市等其他投资领域。唯有如此,中国民众养老金才能保值增值,大家在未来退休后拿着养老金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我想决策层应该为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今日的货币政策而反思,因为只有反思,才能吸取教训,不让我们今天的预言成为明天的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