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调存准率并不意味央行今年会降息

(2012-02-20 17:20:57)
标签:

财经

     央行18日突然发布公告称,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在跟大家玩躲猫猫的游戏,就是当人们预期其将要下调准备金率时,央行却毅然不动,而当大家将要对央行下调存准率淡化之时,央行又突然拿出了这个数量工具。有很多人惊呼,央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要不了多久就会下调存款利率。但是我觉得今年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非常的低。因为下调准备金率并不代表央行会在中短期内降息。

     现在市场各方都在深究央行此次时隔不到三个月第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的原因。我认为:目前国内银行面临更大的约束来自于75%的存货比红线,再加上近几年信贷高速扩张,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逼近这条红线。也就是说,鉴于年初银行存款出逃现象严重,如果不下调存准率估计未来数月银行将无贷可放,适当下调存准备率也是为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后续资金的需要,预计今年存准率还会有几次下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1月份通胀率高达4.5%,有死灰复燃的迹像,说明我国抗通胀压力还远没结束。中国的决策层正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苦寻最佳平衡点。

     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扛杆来调节市场流动性,是央行在近几年频繁使用的手段,它已经成为中央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首选货币政策工具。我倒不觉得此次下调存准率有多么不妥,而是觉得货币工具调控有多种方式,不必只盯存准率这一项上,2010年为控通胀一下把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上调至21.5%,显然有点上调过猛,手法过于单一的嫌疑。如果现在把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20.5%,再让其下调到恢复常态的13.5%,还有7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即14次50个基点的下调,显然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我觉得央行在调控通胀或保增长时,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工具,这样的效果才能明显且更具前瞻性,同时也可以为以后货币政策转身留有回旋余地。

     现在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物价又要涨了?房价是不是又降不了?本已为负利率是否要继续降息?应该说,现在“稳增长”已经与“防通胀”排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了,下调存准率以增加流动性、剌激经济亦属自然,不足为虑,只是每次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均对CPI产生一定的影响。近来除1月份外CPI均稳步下跌,但食品价格涨幅却一直在9%-11%,1月的食品价格更是贡献了新涨因素的90%,猪肉和鲜肉价格分别上涨25%及23%。看来通胀形势也并不容小靓。这就需要央行引导释放出来的流动性流向中小企业、流向国家在建大型项目、流向保障房建设之上,而绝不是去推向物价和房价。

     我觉得央行今年下调几次存淮率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动用降息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要知道现在商业银行已经赚钱赚到了不好意思的地步,都有赖于过高的存贷差,即使按基准贷款利率来算,我国银行的息差利润有3%,这说明了,一边储户的利率为负,存钱其实是亏钱,导致大量银行存款外流。另一方面,银行息差过大,导致其信贷投放冲动难以遏制,难以有效向高效率的中间业务、多元化投资方面进行转型,而且金融风险也难以真正得到遏制。所以接下来,央行更可能的是不断下调存准率,并一直维持当前的利率水平不变或单边加息。因为如果现在央行再降息,恐怕资产泡沫抬头、通胀泛滥、银行存款大量流出、实体经济再受重创的严重后果。所以下调存准率金只是为了保证实体经济资金的需求,并不等于央行在今年会大幅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