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之前,“进军地产业”成为不少企业掘金的首选,甚至一些制造业、服务业公司也跟风加入。但随着楼市调控深入,注销、转让、转行等不少公司已经脱离了楼市。更令人瞻目的是,曾被誉为中国上市房企中位列前五的中国绿城如今也摇摇欲坠。龙年新春过罢,绿城又传出因资金链紧张,拟再出售4个项目再套现60亿元。看来新的一轮房地产业大洗牌将在所难免,那么现在中国的房企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
资产负债率太高让房企喘不过气来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1.28%。其中,总负债超1.24万亿元,截至2011年9月30日,有8家A股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超过85%,16家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超过80%。如果单从资产负债率来看,A股至少有7家房企比绿城中国的资金链更为紧张。
不仅如此,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直接或间接融资渠道的收紧,很多房企求贷无门,大多不得不走上通过信托融资的道路,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企业都觉得本轮楼市调控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只需通过:私募债、信托、房地产基金、民间借贷来解决短期的资金问题。但是欠债总是要还的,据中金公司报告显示:仅房地产信托这一项,2012年开始,房地产行业将迎来集合类信托偿付高峰,今年预计房地产信托到期规模2234亿元,总还款额约2500亿元。其中三季度“集合类信托”融资将到期约1000亿元,其他季度也在350-500亿元。
从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看,2011年房企自筹资金大幅度增长28%,在资金来源中占比超过四成,而贷款和预收款可视为直接来自银行的资金,两项合计占比只有四分之一。要知道,来自银行的资金在楼市调控政策之前至少要达到四成以上。这就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房地产金融限制明显,大型房企借银行的钱都很难,更别说中小房企了。据权威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地产市场的资金需求将达10.84万亿元,而包括开发商自有资金、商品房销售、银行贷款以及信托贷款等途径,房企只能筹集9.49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房企今年资金缺口将达1.35万亿元。
库存急增创来历史峰值
据上海易居发布的数据:截止2011年12月底,北上广深等10大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高达599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大增约40%。按过去6个月的平均成交量,这些存货需14.4个月才能消化完,再创近几年新高。另据世联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主要城市库存已接近或超过了2008年的历史峰值。2011年第三季度末,沪深两市145家房企总库存量达1.2万亿的历史高点。
我认为,房地产库存急增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前几年房价飙升,使得房企热衷于搞房地产开发,大家一窝蜂的造房子的结果就是,等到新房造好后,发现由于受房地产调控的影响,房子再也不会像买白菜那样的容易了。再者,部分房企在2009年疯狂高价拿地,造成楼板价要远高于周边二手房价格,显然现在如果对一手房降价销售就意味着亏损,所以这些房企库存只能增加。最后,还有像绿城这样的开发商,怕现在降价销售房产会引发与老业主的纠纷,所以只能硬挺房价,使房产销售库存难以下降。
2012年房企销售堪忧
广发证券在1月份对23家上市房企进行调查显示,尽管万科、保利等国内龙头房企2011年整体销售不错,但依然有85%左右的被调查房企去年销售任务没有完成。万科去年的销售目标完成率也只有93%。保利地产销售732亿元,销售目标完成率为92%。在剔除不可比因素后,仅招商地产、中南建设和中华企业等三家企业完成销售任务。
卖楼难,今年已注定是一个事实,对开发商而言过冬的良策其实不多,有多家开发商坦言,没有什么好办法,不少房企以缓建或停工、裁员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今年房企在销售上面临不降价销售不出去,若打折销售也应者廖廖的尴尬局面。像一些大型开发商开始采取谨慎拿地的策略,正如万科副总裁毛大庆所言:限购限贷政策不知道延续至何时,老百姓购房预期不知道降到什么程度,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开发商账面无论有多少资金,心里都不踏实。
负债率高企、库存急增、销售堪忧如果这三样叠加起来,那将是开发商的死穴,房地产行业今年将面临大洗牌。其实房地产泡沫对开发商而言也是一场灾难,为了去泡沫调控政策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所以只有投机客和地方政府才希望房价年年飙升。不仅如此,部分房企业“退市”也会造成一系列的风险:其一,烂尾楼工程增多,已缴纳房款的业主无法入住;其二,权益纠纷不断,拖欠农民工工资、工程款和引暴银行债务;其三,后续质量问题纠纷无从解决。至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温总理为何要促使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发展的深意,因为只有在无泡沫、自住型为主的环境中,房企才有灿烂的春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