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偿老业主是阻碍楼市调控的不良信号

(2011-12-20 10:46:45)
标签:

财经

  据报道,近日上海、广东相继有楼盘在下调售价的同时,开发商表示将考虑对前期老业主进行价差补偿。不过,此举仍然被媒体戏称为开发商在作秀,开发商目的有二:一来想平抑老业主对其降价的不满心情(谁也不想在老业主年底怒砸售楼处),二来为回笼资金开发商在年底打出的一种促销手段。我相信,没有哪家开发商在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还肯把到嘴的肉给吐回去。

     从表面上看,开发商们真是维护和谐市场的标兵,他们称主动下调价格是为了响应中央号召配合调控的要求,让房价回归理性,而主动对老业主进行补差价,是为了回馈老业主,避免老业主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也无益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首先,这是对房地产调控信号的明显扭曲。正是因为房地产市场虚火太盛,投资投机过重,中央调控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央此次调控的终极目标是逐步让“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同时也让购房者知道“风险自负”的原则。开发商补偿老业主价差,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让购房炒楼者敢于高价出手,因为即使降了也有开发商对其进行“补偿”,这不利于房价回归合理价位,不利于房地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这是对购楼者不理性行为的维护。前段时间京、沪、深等房价较高的一线城市都出现了老业主冲击开发商售楼处的事件,各界基本一边倒的对开发商抱以同情的言论,认为老业主这种不理性、非市场经济的行为不可取,但是,开发商对老业主进行价差补偿的作法,无形中在鼓励砸售楼处的行为是正义的,让人觉得房价即使下跌也会在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处得到补偿,这其实扰乱了市场经济乃至社会秩序。要知道,任何市场都是有风险的,楼市和股市一样,也需“入市需谨慎”,只不过这些年来楼市只涨不跌,使人们对风险的防控意味极为淡薄。如果硬要说补偿,我觉得那些靠欺诈、包装、造假的上市公司,上市后又业绩大变脸,这些上市公司更应该给受损的股民进行合理补偿。

     再次,这种做法也不利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显效。2010年调控之初,调控目标是“使房价保持在合理价位”,于是有开发商和业界人士宣称这指的是不要快速上涨而已;最近调控目标明确指向为“使房价回到合理价位”,房价下调成为政策取向,导致房价明显松动。虽然这个“合理价位”应该是参照国际标准,该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7年倍才算“合理价位”。但开发商现在的目的是先稳住老业主心态,有利于稳住新业主心态,并影响潜在购楼者的心态,这对于房价的合理回归极为不利。因此,说得轻点是不利于楼市调控,说得重点是试图抵消或化解“使房价回到合理价位”的做法。这种价差补偿会模糊“合理价位”的量度。

    开发商类似招数在2008年也曾出现过。当时,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开发商降房价补偿老业主的事件时有所闻,总体来看,开发商降价补偿的范围通常不大,大多只是赚取噱头,吸引购房人的眼球,不过这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产生了微妙影响却是不言而喻的,有助于市场形成“房价是调不下去的”看法。

     现在开发商这种补偿老业主价差有干预市场经济的嫌疑,所以政府部门要维护只降价不补偿老业主的开发商的权益,并对砸楼者依法给予处罚。这样可让补偿老业主的开发商形不成竞争优势,也可让砸楼者有所顾虑。否则,市场秩序会变得混乱,对楼市调控的阻力也很大。总之,要让市场参与者知道,抄楼是会有风险的,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谨慎。唯有房价无人兜底,中国的房地产才能真正合理回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