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26日公布了低价卖房操作事宜。购房者必须是有南京户口并且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包括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等。出售的最小房子都有四百多平方米。卖房包括家具,必须全款。(据《扬子晚报》11月27日报道)
就在稍早之前的22日,陈光标自己发布以超低价出售名下房产的的微博23日就被他删除了,但之后媒体争相对其进行了报道。陈光标对此的解释是“不到十小时就有数万人在邮箱中留下了证件及联系电话来报名”。陈光标称“不会卖给任何一个关系户,一定会首选那些有社会责任心的买家”。什么是社会责任心的买家?陈光标在随后一则微博的解释是:把商品房卖做给环保的公司,把住宅卖给对国家科技进步有贡献的人。
看过陈光标一手导演的这场闹剧后,估计绝大多数人都要倒吸一口冷气,按照这个购房标准,即便把南京市翻个底朝天,也没有几个买得了。要么是有钱的不够资格,而够资格的人又未必有钱。因为陈光标在微博上所贴出来的房子,要么是别墅,要么是高端办公楼,5年前的购买价格已是在每平方米6000元以上,现在早已翻了数倍。若按照5年前价格打九折卖,虽然极有吸引力,但是这些房子面积都不小,均在400平米以上,房款加上全套家具和装修,价格都在千万元之上。
我们且不说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可以购买,即便是南京市户籍里有多少能承受千万豪的富豪?恐怕也不会很多,再说能够买得起的也早就买过了,况且依照陈光标的要求,“过户后的房产不得买卖或转让,发现违约,陈光权有权按照出售价格原价回购”。这就是把购买者限制为只能自住,而没有再次交易权利的房子,等于是不完善的产权,亦失去了升值的可能。如此看来,陈光标卖房不过是一场闹剧,吸引公众的眼球炒作一番罢了。
令人纳闷的是,把商品房低价卖给做环保的公司这就让人生疑,因为陈光标自己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他为什么便宜了同行?还有陈光标说把住宅卖给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如何判断一个人“对国家科技进步有贡献”?要知道一个“对国家科技进步有贡献”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人,通常会成为被争抢的人才,应该不缺房子住,而那些对国家科技进步有潜在贡献的人,也就是贡献还没被认可的人,除了其同行专家,谁能区分得清楚?
综合各种条件来看,陈光标低价卖房只是炒作噱头,并无诚心诚意的交易态度。其实,这是“首善”陈光标一贯擅长炒作,甚至公开承认热衷于炒作,从而实现在媒体上的持续的曝光度,他能屡屡借用各种机会顺势炒作,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完人、大慈善家。虽然也有媒体揭露他“假慈善,真炒作”,不过这10年来陈光标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亿。2010年9月他又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慈善团队赴日救灾。如果这样被称作为“作秀”,那么社会倒需要多一些这样“作秀”热衷从事慈善事业的企业家。
如果按照资产来推算,中国远比陈光标富有的人有很多,陈光标都能够在各城市囤积共计约2万平方米的房产,那么中国的其他富豪所囤积的房产估计远远要比他还要多。不仅是富人,中国的官员们也在大肆囤积房产,去年11月新民晚报曾刊登《上海多名官员被曝低价购房,差价高达数百万元》的文章,仅上海市曾经由组织部门对2000多名市属干部购房情况进行摸底,先以购房价格与市场价格“差价50万”为起点,后发现工作量太大,调高为“差价100万元”。据知情者介绍,拥有八九套住房的干部比比皆是,摸底调查不了了之。一边是民众无力购房,房子成为稀缺商品,一边是商人和官员大肆囤房,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调控损害了谁的利益,一目了然。
陈光标低价卖房能否找到符合条件的买家,很快会有结果。其结出的报名期限就在本月底,现在可以倒计时,届时我们可以看看究竟会有多少人符合资格?又有谁能真正买下陈光标的房产?不过,从陈光标低价卖房一事,我们可以窥出富人和官员们拥有着大量房产,占有过多的社会资源,他们亦是令房价高企的直接推手之一,所以现在的房地产调控要把这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