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制分红制度”为啥染不红A股的指数?

(2011-11-10 15:50:34)
标签:

股票

     11月9日,据中国证券网报道,证监会未来将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在IPO阶段便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监管层出台如此强制分红政策,既使在西方证券市场也是罕见的,这将对于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迈出重要一步。也意味着未来上市公司将拿出更多的现金,真情回馈给投资者,但是今天A股市场不仅不报以疯涨预以配合,而且一口气跌穿了2500点大关,面对大利好,市场为啥不领情?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迄今已有20年,股市却一直被投资者称为圈钱市,其中一个最明确的标志就是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在过去21年里融资4.3万亿,普通股东累计分红仅0.54万亿,其圈钱市场本质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但是,我觉得强制分红政策出台固然是投资者的福音,但存在三大软肋,况且若没有退市制度相配合那对于上市公司毫无制约可言。

     强制分红存在三大软肋

     首先,强制分红并不能改变上市公司无红可分的尴尬局面。要强制上市公司分红,就必须要保证上市公司有红可分,甚至有较多的红利可供分配,这就必须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但中国股市的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上市公司的质量都较平庸,甚至有的还是绩差公司,这些公司不亏损且有微利已属不错,基本没有分红能力,尽管政策可以强制他们分红,但因没有退市制度,强制分红政策的作用会有多大威慑力?所以强制分红必须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对新上市公司质量需要发审委的严格把关,对已上市的公司必须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分红就作退市处理。唯有如此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了,才有能力分红。

     其次,强制分红并不能改变上市公司新股三高发行的弊病(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这类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购买后,不出一年,其股价就会被腰斩甚至更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即使现金分红,作用也不大。举个例子:中石油作为一家A+H股的上市公司,去年每股收益为0.76元,每股累计分红0.3442元,占每股收益的45%。如此高额分红,对于1.28港元发行的中石油H股的投资者来说,回报高达25%,但是由于A股发行价高达16.70元,回报率就只有2.06%,何况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都在中石油30元以上被套,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分红意义并不大。所以强制分红还要看上市公司股票所对应的价格。

    最后,强制分红更改变不了现金红利的最大多数流向控股股东的事实。由于股权配置上的极度不合理,上市公司股份绝大多数被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以廉价掌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大股东出钱不多,但它们掌握的股份是绝大多数。而公众投资者却只能用高价认购的少数股权,公众投资者出钱多,但得到的股份却甚少。所以强制分红,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小散户(小股东至多分到一小杯羹而已),而是上市公司大股东。

     强制分红和退市制度一个都不能少

     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与退市制度关系密切,尽管前些年也有相关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但在分红与退市制度直接制约上显得苍白无力。由于制度缺陷,沪深证券市场就出现了较多的“僵尸”、“铁公鸡”类公司,哪怕业绩一再亏损,净资产连续为负或连年不分红,却依然存在于市场之上,即使今天证监会要求强制分红,但我就是不分红,你能拿我怎样?某汽车类ST公司,1992年上市以来只融资不分红,上市至今居然从未分给投资者一分钱。如果这样的公司出现在成熟国际市场,肯定退市无疑的了。

     从当今世界的主要资本市场来看,分红直接与退市挂钩的法律条款非常明确。美国证券市场法律规定就有六条退市条款,其中第六条就是“连续5年不分红利”。日本证券市场也规定了六条退市条件,其中第四条就是最近5年没发放股息。第三条是营业活动停止或处于半停产状态,第五条是3年负债超过资产,第六条是上市公司有“虚假记载”且影响较大。足见国际资本市场对亏损及业绩差、不分红的上市公司有不少的退市制约,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从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所以海外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较高,而且还会积极主动采用现金方式回报投资者。

     不可否认,管理层的“强制分红”政策打破了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坚冰,对增加中小投资者的收益的确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股市之所以对此利好没有啥反映,是因为即使现在强制分红了,最大的获益者还是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况且如今三高发行问题没有根治、上市公司普遍质量不高、退市机制未建立都使得强制分红新政对改善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作用有限。所以“强行分红”制度尽管是利好,但是染不红A股的指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