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的消费一经传出,便引发广泛关注,媒体在查寻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各大商业银行之后发现,当地多家银行早已上调了首套房利率。更有甚者,广州地区部分银行房贷利率出现“一周一个价”的现象,如今银行方面均将首次置业房贷利率上浮20%至30%不等,并表示短期内不可能下调。
很多房产专家对各大银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颇有微词,他们觉得打压楼市,遏制不合理的投机行为没错,为啥现在又要将矛头指向首套置业的刚性需求者身上呢?要知道,目前北京建行部分支行已经上浮首套房利率至基准利率的1.05%后,以贷款100万20年期计算,月供接近8000元,相当于加息约两次,这个对于刚性需求的购房群体影响非常大,第一套购房的负责继续增加。专家们担心建行此举可能引发各大商业银行的集体跟风行为。
尽管我们从工、农、中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获悉,这几家大行没有上调个人房贷利率。不过这三大行对首套房利率虽表面上仍然执行基准利率,但也暗中根据客户的信用资质调整利率的情况。也就是说信用资质好的客户才能享受到基准利率的房贷利率优惠,其他的客户已难享受到基准利息优惠了。看来商业银行对房地产的信贷正在逐步趋紧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很多银行规定对房龄20年以上的老公房不能贷款,面积50平方米以下且位置较远的房子也很难获得贷款。
我认为,目前房地产个人贷款与开发贷款趋于紧张反映了市场对未来房地产价格下行的担忧,如果房价出现大幅下行,银行需要提前拨备资金以抵御风险,这导致银行将继续提高贷款利率和首付比率,从而降低高房价给房贷承截的风险。另一方面临近年底信贷额度紧张,今年的贷款额度所剩不多,一些银行不得不提高了放贷门槛,抬高房贷利率,通过以“以质补量”来弥补利润的缺失。此时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既想确保利润增速不减,又要使自己房贷风险降到最低,只能通过抬高首付房贷利率的做法,来度过现今难关。
在2010年初房地产调控时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到后来取消7折利率,到现在变成执行基准利率的1.05-1.10倍利率,这意味着实际支付的利息成本增加了30%-40%,信贷叠加效应十分明显,对楼市购买力的制约作用显而易见。首套房贷款利率进一步上浮也表明了楼市信贷政策并没放松迹象,更体现了楼市的整体政策环境仍然趋紧。近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和泡沫的生成主要是因为过低的房贷利率,导致投机过度所致,从限购、限贷等措施出台后交易量大幅下降可以看出,楼市投机成份十分严重,只要把投机客逐步挤出市场,楼市的拐点就逐步确立,要不了一二年,等到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回归理性。现在因房贷成本上升的刚性需求们更可以买到远比现在房价低得多的房子,相信届时的首付压力恐怕会更轻一些,其实现在急于购买的刚性需求们为何不再等一等,观望一下?中国楼市的拐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