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负利率使控通胀、抑房价成为泡影

(2011-08-09 15:45:12)
标签:

财经

    刚刚出炉的2011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再看一下银行同期的一年期基准利率只有3.5%,两者相差3%,理论上说1万元存款放在银行里一年下来将损失300元。由于央行加息缓慢(去年10月开始至今才加息5次),负利率水平不仅持续了17个月,而且还有逐步拉大的趋势。

      今年以来,央行几乎每个月都上调数量型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但对价格工具(加息)却使用得很谨慎。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讲的那样:利率调整不能只顾及CPI,它还有很多其他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要服从多个目标,既要保持物价稳定,同时又要维持经济的合理增长,还要保持比较高的就业率,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看来每次动用利率工具之前,央行都要权衡一下利弊。

    专家们建议央行不加息的理由 

    1、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使加息成为泡影?

    有专家认为,今年央行的加息的空间可能收窄,因为最近的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充分说明了世界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但是我认为,不管世界经济是否将探底,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出现困境已经不容忽视。调准备金和调利率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大不相同。准备金率上调对央企、大型垄断企业相对有利。如果加息,可能有利于中小企业,而央企和大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加息可能会挤出其需求,让银行的信贷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到需要的地方去。即使未来世界经济出现探底,只要中国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那么其将可以提供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即使现在央行结束加息周期,也不能改变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相反长期不断扩大的负利率,将使通胀形势和资产泡沫难以得到遏制。

    2、央行加息会引来国际热钱的涌入

    有专家提出,美国国债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之间,中国如果加息会引发国际热钱为寻求利差而大规模流入。我认为,首先我国资本项目是管制的,国际热钱要大规模流入中国并不容易。其次,人民币升值可能对热钱吸引力更大,为何中国政府宁可让人民币升值而不让加息?还有,一些新兴国家(如印度和巴西的利率分别为8%和12%)和美国基准利率的利差拉得更大,怎么没见他们有大量热钱涌入,而引发经济乃至资本市场的震荡呢?

    3、加息会使地方投资融资平台出现坏账

    有专家提出,如果加息会使地方投资融平台的不良资产率上升,近几年,迅猛扩张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土地开发为主要目的的城市建议项目,涉及的资金巨大。而一些项目的收益难有保障且投资回报期过长,其所涉及的信贷资金,本来就难以及时还本付息,现在如果加息,这些项目可能连付息都有困难。我觉得这也很好解决,央行完全可以只上调存款利率,而不调(或少调)贷款利率。要知道中国银行业去年税后利润过1万亿,如此丰厚的利润,一方面来源于其垄断的地位,另一方面都是从过高的存贷差获得。现在完全可以让中国银行业的暴利瘦瘦身。

     长期的负利率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1、负利率不断扩大使调控通胀的难度增加。在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而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扩大时,存款越多,账面损失越大。存款负利率会迫使银行存款大量流出,寻找更好的“投机渠道”。不过,也有相当部分银行存款是赶不出来的,那就是中低收入者的“强制性储蓄”,因为这是他们的以备不时之需时用的钱。而更多银行储蓄转流向社会,使市场的流动性过剩,现在已经到了无所不炒的地步了,从前炒以农产品为首的大宗商品,如今炒黄金、炒矿、炒邮票。尽管央行不断的上调准备金率来对冲市场的流动性,但是由于负利率的存在并且在不断扩大,社会的流动性很难得到有效收笼,只会从PPI不断向CPI传导。由于银行储蓄的出逃,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到了很差钱的地步,为了应对银监会的监管要求,短期高息揽储死灰复燃,此举又搅乱了银行业的金融秩序。

    2、负利率使抑制资产泡沫成为泡影。在长期的负利率状态下,很多本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都对房地产跃跃欲试,他们宁愿欠下二三十年的房贷(有的甚至拿房租来还房贷),在他们看来,反正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存钱不如欠钱划算,况且靠着兼价的房贷利率不借白不借。在他们看来,房地产虽然面临一次次宏观政策的调控,但毕竟近十多年来没有像样的跌过,在此背景下无疑会增加了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使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效果大的折扣。

     我认为,负利率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通胀问题,实际上,它更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负利率在掠夺中低收入群体,并在一定程度激发了社会各方的投机心理。其实,解决负利率问题除了靠加息来解决外,还应该把通胀的预期给降下来。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负利率这么大,很难根本转正,但是央行有责任将负利率的差距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收窄!让储蓄的人少受一些账面损失,这样通胀的压力也会得到逐步缓解。很难相象,在负利率越拉越大的情况下,中国的通胀和资产泡沫能够得到根本的扭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