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6点,当全球市场全部关闭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现在了电视直播的屏幕上,他神情严肃地宣布:“众议院议长博纳告知,博纳退出债务谈判,不再寻求与白宫达成重大减赤协议。”债务谈判出现崩溃的消息让外界感到震惊。奥巴马的电视讲话催毁了这一希望。距离美国提高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8月2日只有短短几天。谈判僵局无疑增加了前景的不确定性。
如果美国真的出现了债务违约,那么惠普、穆迪等多家评级机构都会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届时可能发生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美元资产可能再次重挫,那么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将会出现大幅度的缩水。此前有数据称:至2010年末,从2003年以来每年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发生汇率损失就高达2711亿美元。很多专家戏称:美元资产贬值,使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这样会使中国外汇储备这笔原本到手的财富慢慢蒸发掉,像正在飞走的“煮熟的鸭子”。
就在7月2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4592元,首破6.46关口,再创汇改新高。对此,外管局副局长王小弈指出,储备资产以美元为主,如果中国继续持有美元资产或者在美国购买货物,只要美国通胀稳定,外汇储备的购买力是不变的。他坚称,“外汇储备都以外币计价,所以账面的变动不可能是实际损失,不直接影响我们对外币资产所在国的货币购买力。”
对于这点我不敢苛同,人们常说的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储备损失,指的是早先进入的美元,如以1:10兑换成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到1:5后,可换回一倍的美元,那外资进入中国时拿进来1美元,当其撤退时要带出去2美元。外管局有关官员的说法,显然忽视了外汇储备中的热钱和外资所有者的权益,即使当前没有大规模外资出逃结汇的需要,热钱和外资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权益也应当核算,不然等人家大规模撤资时,难免要措手不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由刚开始的1美元兑换240日元,一下升值到1美元兑换1:120日元,升值一倍左右,当热钱在日本挣得盆满钵满后大规模撤离时,国际热钱的大撤退是日本的经济、股市、楼市崩溃的导火索。
还有,外管局的官员称,中国持有美元资产只要在美元购物,美国通胀稳定即可,并不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币的实际购买力。但是美国的许多高新技术和产品都不肯买给中国,你出再多的钱也没用。随着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上升,如铁矿石、石油、粮食、橡胶等资源型产品在2010年都出现了惊人的涨幅,中国若是以手中的外汇储备去购买这些大宗商品,其购买力肯定大幅下跌,怎么能说不影响我国外币的实际购买力呢?
如果美元资产因违约风险,最后资产贬值20%,我国手中拥有3万多亿外汇储备中70%是美元资产,那对我国的损失不仅仅是体现在账面上这么简单。若美国政府出现违约选择性违约,中国的外汇储备的损失分摊到每个中国人身上将达到1500多元人民币。这些年来,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骤增的因素有二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外贸顺差;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的不断涌入。而过多的外汇占款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关健原因,而流动性过剩又是促使包括房地产价格在内的物价普遍持续走高的主要因素。当外汇占款成为央行基础货币发行最以重要甚至唯一渠道时,从基础货币发放的角度说,中国的央行其实也就成了美联储的分号。
我觉得,中国外管局官员不该轻描谈写的认为中国的美元资产的损失最多体现在账面之上,首先你手中的美元资产对国际大宗商品的购买力实实在在的下降,而且要谨防外资或热钱趁人民币升值之际外进入中国推高资产价格,然后一下子撤离中国,那对中国的资产泡沫和经济都会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要更加灵活和弹性化并加强资本项目管制,不能让外资冲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进入中国。还有我国的外汇储备应该多样化,除了持有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资产之外,还应该增加考虑多购买些石油储备,以及各种资源的股权。最后,我国的货币发行方式应该改一下,央行不能根据外汇占款多少来发行基础货币,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应该看经济的具体需要来变动。即使美国政府不存在违约,中国外汇储备中若唯以美元为主,则慢慢蒸发掉也是必然的,像正在飞走的“煮熟的鸭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