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市公司鲜分红使股市难成经济晴雨表

(2011-07-01 12:03:14)
标签:

股票

    记得10年前,我刚开始关注上证综指时,指数在2100点左右,10年后的今天,上证综指依然徘徊在2700多点,10年涨幅仅达到三成。而这10年内,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实际增速平均已超过10%以上。从横向比,同样经济高速增长的其他国家,如巴西、印度、俄罗斯,其股市出现了至少3倍的涨幅。从纵向比,其他投资渠道回报,如房地产、黄金等,也远远跑赢了GDP的增速。可以这么讲,这10年来,A股的投资者并没有充分享到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硕果。股市情雨表在A股市场基本失效。

    A股市场为啥不能盼演“情雨表”的角色?

    如果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在几十年的时间视野里,股票的上涨与经济形势在大的趋势上是一致的。而A股市场却与经济走势差异很大,这其中也有A股市场特定的原因。

    第一,我国A股市场发起的理念出了问题。在我国,金融创新是自上而下的,很多金融市场之所以推出,主要是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出发,纽交所有句名言“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是保护华尔街”。而在我国,主要是从筹资者的角度来考虑的,从投资者角度考虑得比较少,资本市场刚建立时,主要是为国企解困;再后来,为商业银行上市融资;近年来推出创业板,为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所以为筹资者谋利多这一观念未能随着市场的发展而进步,正如目前仍有不少人潜意识所秉持的观念仍是股市融资才是最重要的功能。

    第二,筹资者对投资人利益的忽视。这表现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就是全部上市公司整体分红率还很低,分红之少甚至到了全球罕有的地步。一些公司(如石化双雄)在海外上市时,分红相当慷慨,而一旦转回国内,就鲜有分红。所以“重投资,轻回报”是股市难以成为经济晴雨表的根本原因。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忽视,将使得投资越来直少,大大限制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

    上市公司分红少是股市难有持续牛市根本原因

    正是由于当初设计A股市场时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之初的很多规则还不健全,就导致了社会信用文化淡薄,使得上市公司将发股票视为一种根本不需要偿还、不拿白不拿的钱,结果,只要有可能,企业就会优先选择发行股票。这又与成熟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正常的“融资次序”截然相反。

     在成熟市场经济中,企业正常的融资次序是先债权融资,后股权融资。因为债权融资只要企业付给投资者一个固定的回报率即可,多赚的钱归自己;而股权融资则要付给投资人的回报率在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赚得越多分给股东们的回报也要相应增加。所以,在国外,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股权融资就是一种极为昂贵的融资方式。而在国内A股市场则正好相反,身为上市公司股东的中小投资者,却很少能得到分红。有的上市公司甚至十二年没分红给投资者了。

    现在的状况是,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因无需分红而变得近乎融资零成本。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股市规模快速膨胀,资金超募现象严重,而在企业债市场(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券、公司债、企业债等)规模极小。如果将现有的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前者只有后者规模的十分之一。而在成熟市场当中,企业通过债券的融资规模,几乎是与通过股票的融资规模相当的,有的国家甚至还更高些。据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企业债规模越小,社会诚信度就越低。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第一,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让公司理性经营,最终能够有利润可供分红。如果单纯从公司所面对的市场态势来看,我国目前有不少公司具有较宽的“护城河”,即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垄断性和价格主导能力,不过,很多此类公司却因为治理不善,优势业务所获得的高额利润被乱投资消耗掉了,结果,股民反倒没有利润可以分红。

    第二,建立强制性的分红约束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限内必须分红(分红最好采取现金分红为主),超过一定时限不分红的,除了规定其不得再融资外,还可以在引入退市机制时,将长年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可作自动退市处理。

    很多人认为中国投资者具有浮躁心理,缺乏理性,像巴菲特这种长期投资获得高收益的情况很难在中国发生。但我觉得这种论点不正确。在一个鲜见上市公司分红,且“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投资者根本无法通过“长期持有”公司股票来获利,只能通过高买低卖的“中短期投资”来博取股票价差,此时的“投资者”已不能再称之为“投资者”,其实早已蜕变成“投机者”了。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引进基金这种被称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之后,A股市场投机的氛围依然很浓。即使是我国养老金性质的基金,由于A股市场很少分红,其持股时间也很少有长达3-5年的,也呈现出鲜明的“低吸高抛”特征。何况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中,有90%的创业板公司是在私募投入3年之内就上市了,最短的只有6个月,而一旦上市,私募就立刻套现,创业板公司的财报也立马上演由盈转亏的“变脸”大戏了。在这种炒作式的投资模式下,不要说培育理性的投资者,就连机构投资者也理性不起来。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可预期的持续稳定的分红机制,投资者就不用做低买高卖的投机活动,只要看好这家公司的业务前景和治理机制,就可以买了这只股票放心放在家里,它将来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带来分红和股价上涨的差价收益。最后让广大中小股东发现,买股票与银行存款储蓄的行为没太大差异,唯一的区别就是收益更高了!这才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股市长期稳定走牛的基石。可能届时,利用价格的低买高卖来获利的投机者会大幅减少,股市也会保持长久的稳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