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流成本是推升物价的元凶?
(2011-05-11 15:48:19)
央视揭露物流环节成本高推高物价,节目称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近日,又有媒体曝光,山东产西葫芦田间价是5分钱1斤,而在菜市场却升至1元1斤。从批发到零售环节,西葫芦价格上涨了20倍。显然,我国的物价贵物流成本高的问题不容忽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物流成本高企呢?
高价公路多、收费站设置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全世界已建成14万公里收费公路,而10万公里就在我国。正如某专家所言:我国高速公路的95%、一级公路的65%都是收费公路。收费站的设置不合理,有些间距只有几公里。无独有偶,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
近期,有物流公司老总披露:从广州至北京运送货物的费用要比从广州运货至美国还要高。山西大同市的交管部门曾经做过一次实验,用红岩牌16吨的载重汽车按照规定装裁,从大同运往天律,一路上这辆车没有任何违规行为,也没遭罚款,但到达天津后这辆货车还是亏损了3200多元。
我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应对收费公路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凡不符合国家规定设置的、还清贷款本息的、超过收费期限的收费站点一概拆除。对于符合规定需要保留的收费站点,就必须重新核定收费期限和收费标准,并进行公示,彻底杜绝乱设收费站点的做法。只有对高价公路乱收费现象进行明令禁止之后,不合理的高价公路不再延伸下去。
城市交通层层设障,物流成本哪有不高之理?
尽管现在不少城市都在为城市内部的交通大搞基础建设,尽最大程度提高交通运力,但对于“过路”的货车,就都表现得颇为吝啬,具体表现在:放行的道路少,时间上设限,执法过于苛刻。与城市内部的流通相比,区域间的流通成本更是高昂。上海一家专业物流公司每天有40辆货车送货,公司却只拥有3张正式的市内通行证牌照,而有些地方是连指标都没的,这使得物流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
而货车司机只有通过各种另类途径获得货运车通行证。只不过,隐性成本最终要由消费者承担。许多违规司机所付出的所有成本都要消费者最终买单。很有意思的是:香港对货车牌照及其行驶限制不多,能做到这一点,香港的交通管理水平高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而内地的情况是,一方面,在道路规划方面有差距,城市道路一堵就拿货运车开刀;另一方面,城市商场、超市只能夜间作业,这也增加了物流成本。
从合理的角度来看,限制货车进城,在减少城市拥堵、尾气排放等方面的作用有限,而且会制造以小客车代替大货车运货进城,新增车辆和排污都会翻番,城市反而会更堵、污染更重。即使“限制货车”确实能减少拥堵和污染,但与其带来的物流成本大幅上升、物价上涨、损害民生福祉的后果相比,很得不偿失。
事实上,在香港、东京这样人员同样密集、交通管理形势同样严峻的大城市,并没有“限制物流货车”一说。如在香港,“送货管制比较少,车辆进城的时间没限制,24小时都可以送货”;而在东京“对物流配送货车没有任何限制,货运车被视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甚至和公交车一样享受财政补贴”。
很明显,我国的高物价与物流的高昂的运输成本有关,物流成本大约占GDP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在8%-10%之间,显然我国的物流成本太高。只有在高速公路上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罚款,对合理收费和处罚采取透明公示制度。而大城市对于大货车进城应“特别照顾”,少一点行政限制,那么一边谷贱伤农,另一边城市居民生活成本日益高涨的现象才会有所改善。老百姓就可以不再承受虚高的物价,享受到相对低廉的物价。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